提起胡志明,很多人都能想到一个地名,“胡志明市”。这其实是越南的一个城市,而这个城市用胡志明这个人来命名,也是因为他对越南有着难以磨灭的贡献。
更值得一提的是,他还曾在中国生活过一段时间,讲得一口流利的汉语,而在那时的越南,也能够随处看到汉字的影子。可也正是这样一位与中国有千丝万缕关系的人,却在上台后,第一时间废除了汉字,这又是为什么呢?
“胡志明市”越南与中国
想要探究这背后的故事,就要先知道,越南与和中国自古以来的关系。
很多人都会觉得,越南与中国有很多相似之处,无论是文化氛围还是人口相貌都有几分相似,而这其实都与古时候的历史有关,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那时在历史记载中,有着“越国南”这样的地名,指的就是越国南边的地方。后来越国被灭,这些地方就自立为一个个小国家。秦始皇统一天下时,将这些小国进行了整合,变作了三个郡。
越南之后秦国灭亡,原本被指派在三个郡管理的郡主,就自立为王,称为“南越国”。彼时汉朝刚刚建立,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故未对南越国有所征讨,而是让它成为了自己的附属国。
到了汉武帝时期,汉朝恢复了自己的国力,加上那时的南越国人总是在两国边境挑拨战事,所以汉武帝派兵征服了南越国,并将它们分成了九个郡。
这九个郡里,有一些受中原文化影响极深,所以慢慢就真的变成了中原的一份子,也有一些保持着自己古时候的“南越”文化,他们不甘心成为汉朝的郡,而想成为有着自己独立政府的国家,这些郡的位置就在今天地图上越南的北部。
越南“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汉朝也不能永远统治下去,而每次汉朝内部有了什么事件,这些不安分的郡就开始引起战争,想要独立,可每次又都被汉朝打压下去。后来汉朝灭亡,又有新的朝代,这些郡就又开始独立,这样反反复复很多次,直到唐朝,他们的目标终于实现。
到了唐末,天下动荡,这些郡的人有了机会,独立成为“大越国”。宋朝时他们成为了宋朝的附属国。之后又有几次争端,不过大多时候他们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属国,这一点毋庸置疑。清朝时,嘉庆皇帝将这个历经几代变化的地方改名为“越南国”,至此多年都不曾改变。
后来越南遭遇法国与日本的殖民统治,在中国的帮助下,才有了今天的越南。由此看来,中国与越南的缘分着实不浅。而越南的国父胡志明也与中国有着很多的联系。
越南的国父胡志明胡志明与中国
胡志明原名阮必成,是越南乂安省安省南坛县人,1890年出生,家里书卷气息浓厚,父亲曾经凭借科举夺得功名,后又有过官职,还曾做过郎中。胡志明自幼便深受父亲影响,酷爱学习,加上父亲的教育,不仅学业喜人,而且从小就说的一口流利汉语。
1905年,胡志明从初中毕业,那时的越南正在法国的殖民统治之下,年少豪情的胡志明不想看到自己的祖国始终被人当做工具,于是他在那样的小小年纪就参加了秘密的地下反法活动,想为自己的祖国出一份力,爱国两个字从他稚嫩的身躯里迸发而出。
之后的几年时间里,是他在他乡漂泊学习的生涯。1912年他跟随船只出海,先后到达多个欧美发达国家这其中包括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等。但他并不是出国留学,而是以海员的身份跟着船只四海漂泊。
1920年,他加入了法国共产党,从此便有了自己的坚定信仰,也就有了做事的方向与动力,而更值得的一提的,还是他在法国期间认识的诸多朋友,周总理也是其中之一,两人那时就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1923年,他又前往苏联参加国际农民代表大会,这许多认识让他明白,共产主义是把自己国家解放出来的最好选择。
越南的国父胡志明1924年开始,胡志明才真正意义上的与中国有了联系,这一年他到了广州,用苏联翻译的身份与孙中山先生合作并参与革命。
之后的时间里,他身体力行的在为革命尽着自己的一份力,先是在广州发表演讲,随后又在广州创立了越南青年革命同志会。可以说他在革命里看到了自己国家迎来独立自由那一天的美好光景。
然而在1927年,发生了一件令人感到唏嘘痛心的事。那就是蒋委员长发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国民党人开始大肆追捕、追杀共产党人、革命群众等群体。
胡志明作为共产党的坚决拥护者,自然也在追捕之中,不得已之下他只能暂时返回越南避难,同时又悄悄的往返于两国之间,为自己国家的革命打下基础,而这一天也没有辜负他的期望,终究到来了。
1945年9月2日,胡志明在河内巴亭广场的群众集会上,宣读了《独立宣言》,这意味着越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
随后胡志明面临着国内的问题,那就是越南的南部仍在法国与美国的掌控之下,他将自己的余生都献给了收复全越南这个伟大事业,可惜的是直到他1969年去世,这个愿望也没能达成。在他去世的6年后,越南终于完成统一。并把曾经“北越”的首都改名胡志明市,用以纪念这位越南国父。
从功绩来看,胡志明是伟大的,他领导了越南的无产阶级,完成了共产主义革命,用自己的毕生精力让越南从殖民者的手里被解放出来。
周总理曾这样评价胡志明:“他的共产主义品质、对劳动人民的关心、革命意志、同敌人斗争到底的精神、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几十年如一日,值得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足以见得他的优秀程度。
可令很多人觉得诧异的是,在他上台后,将在越南使用了多年的汉字废除了。在上面的历史里我们可以看出,越南的很多方面都受到中国的影响,尤其是文字上,现在的越南也可以见到很多汉字,那为什么胡志明还要废除了流传了这么多年的汉字而选择用拼音文字来代替呢?
其实答案很简单,而且任何一个人都会和胡志明选择同样的做法。
越南越南废除汉字,是为了更好的独立
笔者认为,胡志明之所以废除了流传多年的汉字,主要原因有三点。
第一点,汉字在越南正在逐渐没落。在胡志明宣布越南独立后他就已经发现了这件事的端倪。因为越南受法国殖民太久,他们的很多教育接受的都是法国教育,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法文,而中文对他们的影响也是不可小觑的,久而久之,在越南就有了当地自己的拼音文字,它更适合越南当地的教育与生活环境。
而这种文字的出现,也让曾经在越南占据一定地位的汉字渐渐地走出了人们的视野。这是胡志明废除汉字的重要原因之一,毕竟,失去了使用地位的汉字,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第二点,就是胡志明希望越南可以真正的独立。一个国家的独立,不单单是国土上的、人民上的,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上的独立。而文字则是思想文化的具象化体现,它是一个国家历史的体现,更是一个国家传承年代文化的体现。
越南自解放之日起,就是独立自主的、有自己主权的国家,他也就有了选择自己语言的权利。胡志明所作出的对自己语言创造与选择,也是所有领导人都会做一件事。毕竟只有国民真正的意识觉醒、意识独立,才是国家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第三点,废除汉字推行拼音文字有利于教育。在当时的越南,文字使用比较混乱,在一些地区出现了双语甚至三语混用的迹象,这对于各个地区间的贸易与教育事业而言,是一道深深的鸿沟,阻拦了两者的发展,所以统一文字是当时刻不容缓的政策之一。
越南文字在我国古代,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实施的“书同文,车同轨”的政策,也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只用统一的文字才能让国家逐步走上正轨。
尽管越南的官方文字早已不是汉语,可汉语却用另一种方式存在在他们的语言里,据调查,有将近半数的越南语词汇里有汉语的影子。而让没学过这两种语言的人来听,他们根本无法区分汉语与越南语,就连很多精通汉语的人听到越南语后都会觉得好像在听汉语,足以见得两者的关系。
时代在不断地向前发展,每个国家都为自己的繁荣做着的努力。胡志明废除汉语的选择,确实有着他自己的道理。在这套越南拼音文字的教育下,越南人自己的民族意识也在不断地觉醒,而这也就是废除汉语这项政策的意义所在。
上一篇:课堂设在陈列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