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物产贫乏的穷国,为何富国来了就舍不得走?美国学者道出真相
创始人
2024-11-02 07:42:38
0

原标题:资源物产贫乏的穷国,为何富国来了就舍不得走?美国学者道出真相

阿富汗距离中国的东部地区遥远,是咱们的邻居,但大多数人对于它却了解并不多。一个资源与物产并不算得上丰富的国家,在近二百年间,成为几大强国、富国先后要征服的地方,但却全都折翼于此。第一个要征服阿富汗的是当年号称“日不落的大英帝国”,1838年2月,一支由2.1万英印军队,对阿富汗发起第一次入侵。

英军在当年的八月占领了阿富汗的喀布尔。留下了八千军队后,大队的英军撤回印度。英国人认为当时已经被征服,却没料到会遭致当地民众的激烈反抗,不得不撤出。在撤往印度的路上,英印军队被阿富汗的各路义军包围,军队及后勤人员共有1.65万人,几乎被全歼,只有一名军医脱险逃出战场。

英国当局不肯善罢甘休,又动用几万军队再次占领阿富汗,还纵兵抢在喀布尔劫烧掠夺了3天,但在一个月后,英军只能再次撤出。当时的阿富汗武装频频对其进行骚扰,英军不敢继续呆在阿富汗。两次入侵,让英国受到重大缺失,军队及民夫约三万多人死在阿富汗。更让英国人痛心的是为征服阿写法,英国损失1.5亿英镑,这相当于是当年英国一年半的财政收入。

1979年,苏联也动用了十万大军入侵阿富汗,之后的十年里,饱受各个游击队的袭击和骚扰,不仅损兵折将,还背上巨大的财政包袱。导致苏军有几万人在阿富汗战场上死伤,最终前苏联也无法支撑下去,只得撤军了。阿富汗人的强悍战斗力,再次让世界惊奇!

911事件之后,美国发动了阿富汗战争,很快塔利班及基地组织都被美国人赶到山区,美国却在此后与塔利班的战斗中,伤亡惨重,阵亡的美军超过有三千人。前些年美国将大部分兵力从阿富汗撤出,但留下一支近万人的军队。近期,美国又准备向此地增兵。可能大家有些不明白,这个穷国究竟有何魅力?吸引到如此多的强国不惜代价也要控制它。

核心其实就一条,地缘战略利益。阿富汗资源匮乏,物产欠丰,但能成为控制欧亚大陆的战略要地。英国当年为何要占领阿富汗?当年在中亚,英国正在与沙俄争锋,谁能控制阿富汗,谁就能占据主动权,阿富汗那条细细的走廊,就是英、俄两国剥掉争霸的结果。

前苏联想控制阿富汗,其最终目标是希望南下的,俄国人一直就希望能在阿拉伯海上,有个温暖的出海港口。苏联土地辽阔,资源众多,但缺乏在广阔海洋中有理想的出海口,谋求世界霸权是前苏联的战略雄心。没有理想的海军基地对其十分不利。不惜代价要拿下阿富汗,为的是占据能让苏军南下的通道。

在911之后,美国开启了反恐战争,尽管损失惨重,还得花费巨额的军费,但一直舍不得离开。其根本原因就在于,这里是中俄及中东地区的结合部,在此地驻军等于在这块欧亚大陆的中间地带获得前进基地。美国学者斯派克曼指出:“谁控制了边缘地带,谁就控制了欧亚太陆;谁控制了欧亚大陆,谁就掌握世界命运。”美国关心的当然是中东啦,而阿富汗是能扼住中东及中俄的咽喉地带,其中玄机就在这里。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原创 清... 清朝为什么不用明朝强大的火器,改用冷兵器? 明朝这个国家是非常发达的,他的所有的军队中就出现了一个...
原创 英... 英国,这个曾经的“日不落帝国”,在世界历史上的军事和经济影响力难以忽视。从亚洲到非洲,从美洲到大洋洲...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是83岁,真实... 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日本人平均寿命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日本女性平均寿命是87.45岁,连续五年...
原创 宋... 一代枭雄郑庄公,一生精于谋略、擅长布局。他不仅在生前一直让郑国处于比较有优势的位置,取得了“小霸”的...
原创 北... 李端棻墓位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水塘村松山小阜半坡上,墓地坐西向东,封土直径约11米,高约2米左...
原创 谭... 晚清时期,清政府的统治越来越腐朽,满清贵族阶级只想着自己的利益而不管人民的死活,对外国列强一味的割地...
原创 朱... 说到明太祖朱元璋,相信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从草根逆袭登基为帝,朱元璋也是历史上,为数甚少的草根皇帝代表...
原创 隋... 先说四猛 第一猛:今世孟贲罗士信 罗士信,秦琼秦叔宝收养的傻兄弟,身高体壮,力大无比,美中不足的就是...
原创 经... 改变一个人的认知靠说是很难的,但当自己亲身体会感受到的时候,改变往往变得很容易,而这,就是当下我们可...
原创 千... 读近代史的时候,有两个词汇让我印象深刻——“ 封建主义 ”和“ 封建枷锁 ”。 最初接触这两个概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