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虽然拥有众多能臣猛将,还占据了两州之地,但他始终没能成功称霸天下。最终,蜀汉也成为了三国中最先灭亡的国家,这让许多人感到惋惜。大家也会疑惑,刘备明明具备了人才和地盘的优势,为何最后无法夺取天下呢? 事实上,关于刘备未能成功称霸的原因,庞统在去世之前就曾详细分析过。可惜,刘备和诸葛亮都没能理解他的意思,导致他们犯了一系列错误,最终错失了称霸的机会。
众所周知,诸葛亮最为人熟知的战略便是《隆中对》。在这份战略中,诸葛亮建议刘备联合东吴,稳固荆州,然后再攻占益州,利用荆州和益州作为根据地,待时而动,最后发动北伐,打败曹操,恢复汉室。这个战略看起来非常有道理,操作性也强,因此深得刘备的支持。然而,最终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战略并没有成功,刘备集团始终未能进入中原,未能匡扶汉室。 那么,这个战略究竟为何失败?表面上看,诸葛亮的战略似乎很有吸引力,但本质的原因在于,诸葛亮当时还年轻,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诸葛亮的联合东吴抗曹战略看似正确,但他低估了东吴对荆州的渴望。诸葛亮认为,东吴虽然想要荆州,但由于曹操这个强敌的存在,东吴不会轻易与刘备集团发生冲突。然而,随着刘备集团的发展,关羽在荆州的实力逐渐增强,荆州地处江东上游,蜀军可以轻易顺流而下,直接攻打东吴。所以,对于东吴来说,荆州必须争夺,即便需要与刘备翻脸。这一判断失误,导致了蜀汉在荆州的防守力量不足,最终被东吴偷袭并占领。而这一切,都源于诸葛亮过于年轻和缺乏实战经验。 另外,荆州和益州之间的距离极远,消息传递非常缓慢。以刘备集团的实际情况来看,同时守住荆州和益州是非常困难的。然而,诸葛亮并没有意识到其中的困难,反而只看到了荆州和益州的富饶,于是采取了分散兵力、两线作战的方式,结果导致刘备集团的力量被分散,最终使得整个局势陷入困境。 说实话,刘备集团的成功与失败都和诸葛亮息息相关。没有诸葛亮,刘备或许无法崛起,但同样,若没有诸葛亮,刘备集团的发展或许能走得更远。其实早在庞统加入刘备集团时,他就曾隐约提出过对隆中对战略的不同看法,认为这个战略存在问题,并暗示刘备应该修改战略。 庞统在加入刘备集团后,曾对刘备提到荆州的现状,直言荆州已不再富饶,人才流失严重,而东边有孙权,北边有曹操,他们都对荆州垂涎三尺,刘备在这里的发展前景不明,最终可能导致灭亡。庞统的这一分析实际上揭示了隆中对战略的根本问题。他认为,面对曹操和孙权的双重威胁,荆州难以守住,刘备应当将目光转向益州,那里更具发展潜力,只有以益州为根据地,刘备才能真正壮大。 庞统的另一个暗示更为关键:如果刘备能够占领益州,旁边就是凉州,掌控凉州和汉中后,刘备就拥有了和刘邦当年一样的战略条件,完全可以东出争夺天下。相比之下,若是从荆州北伐,刘备不仅面临曹操,还要与孙权抗衡,成功的概率显然小得多。 然而,刘备没有理解庞统的深意,虽然他采纳了庞统的建议,出兵攻占益州,但却没有放弃荆州,仍在荆州驻扎了大量兵力,结果分散了自己的力量,险些错失汉中。诸葛亮也未能理解庞统的暗示,他依旧坚持原有的战略,联合东吴共同抗曹,最终导致蜀汉的精锐力量被东吴吞噬,刘备失去了称霸天下的机会,令人深感遗憾。 庞统的建议其实非常明智。相比占领荆州、分散兵力,最好的做法是将荆州交给曹操和孙权去争夺,这样刘备可以在凉州和汉中积蓄力量。当时关羽、张飞还活着,蜀汉精锐也未失去,刘备有更大可能称霸天下。可惜庞统的建议未能得到采纳,他死后,刘备和诸葛亮依旧未能认识到其中的关键,最终错失了大好机会。(本文参考资料:三国志、九州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