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作为蜀汉的杰出政治家,他的成就众所周知。从一个普通百姓,到最终成为蜀汉的国君,这其中无疑经历了他无数的努力,也因此成了大家熟知的一代英雄。按理说,刘备在选拔人才、识人方面一直有着敏锐的眼光,为何在选择继承人时,最终却选了刘禅呢?历史上,刘禅常常被称作扶不起的阿斗。
根据历史记载,刘备有三个儿子,长子刘禅,次子刘永和三子刘理。可是从蜀汉的历史发展来看,刘备的这三个儿子都表现平平,尤其是刘禅,显得特别不足。历史中有一段记载,当刘备临终时,他在白帝城托付给诸葛亮,并留下了自己的遗嘱。他在遗言中提到,自己选择刘禅为继承人,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决定。刘备还特别交代诸葛亮,如果刘禅的能力不足,无法治理国家,就让他替代了,也就是说,刘备对刘禅并没有太高的期望。即便是临终前,他仍然无法完全放心刘禅的能力,但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了。 那么,为什么刘备最后还是选择了刘禅继位呢?实际上,这里面有着一些无奈的现实因素。刘备病重时,除了刘禅外,其他两个儿子刘永和刘理都还未成年,无法担当重任。刘永虽然稍微年长,但毕竟是庶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一身份使得他不具备继承王位的条件。经过比较,刘禅在各方面相对更适合继位。虽然刘备知道刘禅并不优秀,但考虑到当时的情况,最终还是遵循了长子继承的传统,决定让刘禅继位。刘备还想着,至少有诸葛亮在身边辅佐,或许蜀国能有一线生机。但事与愿违,诸葛亮死后,刘禅并没有变得更加英明,而是逐渐失去了治理国家的能力,甚至信任宦官,最终导致了蜀汉的灭亡。此外,刘禅与刘永之间也有不少矛盾,尤其是刘永与宦官黄皓的关系。黄皓常常在刘禅面前说刘永的坏话,刘禅容易听信谗言,这使得刘永长达十年没有机会见到皇帝。刘永和刘理的历史记载也较为稀少,似乎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才能。事实上,刘禅被立为继承人,更多是因为当时刘备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刘备还有一个养子刘封,但他最终被刘备赐死,甚至即使他活着,也不会有机会继承王位。同时,刘备的两个女儿在逃难过程中失踪,最后音讯全无。这一系列情况也表明,蜀汉的确缺乏合适的继承人,后继无人,国家的命运也因此走向了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