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王朝的名将众多,其中我最为印象深刻的有杨业、狄青、岳飞、韩世忠、吴阶、刘錡、孟拱等人,而王禀的威名则相对鲜为人知。王禀是一个英雄人物,他为了守卫太原城,与金国的完颜宗翰展开了近一年的激烈战斗。遗憾的是,由于宋钦宗的援军迟迟未能到达,而宋朝政府也忙于议和,最终这位最后的名将壮烈牺牲,英勇地死于沙场。
王禀出生在河南开封,自小便勤奋练习武艺,精通弓马,且十分热爱兵书与战策。他凭借英勇的表现和对士兵的关爱,赢得了士兵们的高度尊敬与爱戴。王禀和刘镇携手出征,迅速展开攻势,在平定方腊叛乱的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堪称中流砥柱。
然而,宋钦宗与宋徽宗父子沉迷于诗词歌赋,心思完全不放在治国理政上,因此未能充分重视金军的威胁。宋军与金军多次交战,但屡屡败北。宋钦宗希望通过议和来避免更大的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完颜宗翰带领金军主力对太原城展开猛攻。河北河东宣抚使童贯形势不妙时选择逃跑,而张孝纯和王禀则抱定必死的决心,誓言“人亡城亡”。他们一方面派遣使者向朝廷求援,另一方面动员百姓加固城防,把护城河挖得又宽又深,滚木礌石也被运到城头。双方的激烈斗争持续进行,金兵多次冲锋,但都被宋军成功击退。
宋钦宗认为金兵势大,于是派大臣路允迪去劝说张孝纯和王禀投降,以确保金军不再南下攻击汴京。张孝纯和王禀坚决拒绝了他的建议,表示绝不投降,路允迪不得不灰溜溜地返回。尽管如此,张孝纯和王禀依然集合了城内所有的人力物力,坚持到最后。然而,由于敌众我寡,太原城最终被金兵攻破。在激烈的巷战中,王禀为保卫国家英勇牺牲。
王禀的军事才华是显而易见的,令人惋惜的是,他生逢乱世,遇到了宋徽宗与宋钦宗这样的庸主,未能施展自己的全部才华。如果他能指挥宋朝几十万大军,我相信他完全有能力打败金军。王禀的事迹虽悲壮,但他的爱国情怀与英勇精神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与学习。
—— 朱坤明,电影剧本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