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烈采用欺骗的手段,煽动魏军杀了钟会,六年后胡烈被鲜卑人杀死
创始人
2024-11-02 05:04:14
0

原标题:胡烈采用欺骗的手段,煽动魏军杀了钟会,六年后胡烈被鲜卑人杀死

景元五年(264年)正月,灭掉蜀汉的钟会,在扳倒了政治对手邓艾之后,志得意满,手握二三十万大军,在姜维的鼓动下,决定起兵反叛,以夺取天下。

姜维也想等钟会造反成功后,再趁机杀掉钟会,重新恢复蜀汉。

钟会假借郭太后临终有遗诏,命他讨伐司马昭,以达到师出有名的效果。钟会怕魏军将领不服,将这些将领们囚禁起来,逼迫他们签字画押,以留下讨伐司马昭的证据,迫使他们就范。

在囚禁期间,一个叫胡烈的将领,利用自己以前旧部中一个叫邱建的小兵,散布虚假消息,欺骗城外的魏军,说钟会已经准备好了大棒数千,并挖好了大坑,准备将众将和城外所有驻军,全部打死埋入坑中。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烈绐语亲兵及疏与其子曰:“丘建密说消息,会已作大坑,白棓数千,欲悉呼外兵入,人赐白,拜为散将,以次棓杀坑中。”诸牙门亲兵亦咸说此语,一夜传相告,皆遍。或谓会:“可尽杀牙门骑督以上。”会犹豫未决。

这个假消息被传出去之后,迅速传播,一夜之间,传遍魏军大营,魏军都愤怒了。胡烈的儿子胡渊,带领魏军,冲入城中,将钟会和姜维杀死。

同时,还杀死了蜀汉的太子刘璇、左车骑将军张翼、绥武将军蒋斌和太子仆蒋显等人。

《三国志 钟会传》记载:十八日日中,烈军兵与烈兒雷鼓出门,诸军兵不期皆鼓譟出,曾无督促之者,而争先赴城。时方给与姜维铠杖,白外有匈匈声,似失火,有顷,白兵走向城。会惊,谓维曰:“兵来似欲作恶,当云何?”维曰:“但当击之耳。”会遣兵悉杀所闭诸牙门郡守,内人共举机以柱门,兵斫门,不能破。斯须,门外倚梯登城,或烧城屋,蚁附乱进,矢下如雨,牙门、郡守各缘屋出,与其卒兵相得。姜维率会左右战,手杀五六人,众既格斩维,争赴杀会。会时年四十,将士死者数百人。

可以说,胡烈这个家伙,一句话忽悠了所有的魏军,并成功引起了魏军的哗变,将钟会和姜维等人杀死。

仅仅一句假话,没想到起了这么大的作用,估计钟会到死也没明白,可能胡烈自己也没想到,他一句假话,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威力。

胡烈和儿子胡渊成功击杀了钟会和姜维,平定了叛乱,因此,其父子声名远播,尤其是其子胡渊,当时年仅十八岁,因此,一战天下扬名。

胡烈父子显名之后,胡烈也升任荆州刺史,后来,又就任秦州刺史,镇守西部。

然而,从攻杀钟会和姜维之后,仅仅过了六年,胡烈就被杀了。也就是说,胡烈只多活了六年而已。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泰始六年六月(270年7月),鲜卑人秃发树机能率领鲜卑部众反叛晋朝,与胡烈所部在万斛堆(今宁夏中卫、甘肃靖远交界地区,黄河北岸腾格里沙漠南缘)交战,胡烈被敌军围困,因没有援军救援,胡烈兵败被杀。

《晋书》记载:烈为秦州刺史,及凉州叛,烈屯于万斛堆,为虏所围,无援,遇害。

胡烈死后,其子胡渊还在,然而,三十一年后,即公元301年,胡渊也被杀了。

八王之乱时,胡渊受赵王司马伦调度,与齐王司马冏的军队交战,被成都王司马颖打败而投降,后来被杀。

如果不是胡烈和胡渊父子,钟会造反也许就成功了,然后,姜维再趁机杀掉钟会,说不定又重新恢复蜀汉了,可惜,这一切都被胡烈这父子俩终结了。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面对乌军包围,朝鲜少校与11名... 朝鲜人民军少校与11名下属战士,一起拉响光荣弹,宁死不屈!当地时间2025年8月22日,朝鲜电视台公...
原创 非... 引言 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会有不一样的审美观,像在我国的唐朝时期,就是以“胖”为美。 当年的杨贵妃更...
新四军第一届领导班子,与第二届... 抗战时期的新四军先后进行了两次组建,第一次是1937年12月25日,地点湖北汉口。 第二次是1941...
原创 诸... 诸葛亮是小说《三国演义》中神机妙算的军师,他上算天文、下晓地理,甚至还能预知未来。不过,历史上的诸葛...
广西昭平迎秋茶采摘季 茶农加紧... 8月中旬,广西贺州市昭平县迎来秋茶采摘旺季,当地茶农加紧采摘新鲜茶叶供应市场。据了解,昭平县是中国茶...
原创 一... 1945年2月,晋冀鲁豫野战军四纵十一旅里组建工兵连,有人向旅长李成芳(1955年中将)推荐了一个名...
原创 禁... 唐朝并不是一个人人平等的社会,唐代人的身份分为“良”和“贱”两大类,一般称作良贱制度。良民都具有独立...
原创 襄... 每一次想到襄阳城的时候,大家的心中总会出现“铁襄阳”这三个字。 的确,襄阳城曾经作为城池,力抗蒙古大...
原创 如... 那日大家因为无端端被韩国人拉进他们的群聊,于是对中国长久以来和韩国的一些“爱恨纠缠”梳理了一下。没想...
原创 刘... 刘伯温,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被后人称为大明朝第一谋臣。他博通经史,尤善玄门之学,时人比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