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的一生可以说充满了波折。从他参加黄巾起义开始,刘备因为自己的实力有限,长期处于诸侯混战的局面中。为了生存和发展,他多次投奔其他有实力的诸侯,比如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刘表等。然而,尽管形势艰难,刘备始终坚持以德为先,待人以诚,努力赢得他人的支持和信任,因此他在乱世中广受好评。
在诸葛亮的帮助下,赤壁之战后,刘备先后得到了荆州和益州,终于拥有了自己的地盘。这不仅让他有了属于自己的领土,还吸引了许多文臣武将加入他麾下。文官有诸葛亮、凤雏、法正等,武将方面则有五虎上将等。令人感到好奇的是,虽然刘备手下已经得到了赵云和马超这两位猛将,他却始终没有给予他们太多的重用。那为什么会这样呢?
说到赵云,很多中国人心中都有他的英雄形象:白盔、白甲、白马、银枪,英姿飒爽,犹如少年英雄。在民间传说中,“三赵”指的就是赵云、吕布和典韦,这三人都是三国时期早期的英雄人物,他们虽然都英勇善战,却早早去世。人们通常将赵云的武功排在关羽和张飞之前,可见赵云在民众心中有着极高的声誉。《三国演义》也将赵云列为蜀国的五虎上将之一。在那个群雄争霸、豪杰辈出的动荡年代,赵云虽然勇猛,但并不是最顶尖的武将。尤其是在争夺汉中之战中,虽然赵云表现得异常英勇,单枪匹马抵挡敌军,但若从整体的武艺和声望来看,他的实力仍然稍逊一些。
而马超同样是一位勇猛的将军。他曾多次大败曹操,曹操的部下杨阜曾评价他为像韩信和英布一样的勇猛人物,深得羌人和氐人的支持。马超不仅与张飞、许褚激战,而且还曾使得曹操割须弃袍,从而大名鼎鼎。马超与赵云、关羽、张飞、黄忠并列为蜀汉的五虎上将之一。但有趣的是,在五虎上将中,马超在刘备心中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赵云早早就成为了刘备的部下,而马超虽然也为刘备效力,但他一直只是个“杂号将军”,几乎没有得到特别的重用。可以说,刘备在世时并未充分发挥马超的才能。
刘备并非野心勃勃的人,但在他拥有一定的地位后,心里开始感到担忧,尤其是对马超的存在感到威胁。毕竟,马超的成名要早于刘备,且武功卓越,若让马超真正崭露头角,或许会威胁到他的地位。马超的性格也有些直率,他与刘备结交时,刘备还只是一个普通百姓,而他已是名将,因此常常自称与刘备是“兄弟”。当刘备成为主公后,马超依然保持这种随意的称呼,这让刘备感到不太舒服。由于性格上的不合,刘备并未给予马超重用。据历史记载,马超在40多岁时去世,令人惋惜。
至今,中国有两个马超的墓地,一个在四川成都市新都区,另一个在陕西勉县。位于新都的马超墓,历代都受到重视。据说,明代四川按察使杨赡、成都知府王九德、新都知县邵年齐等官员曾在马超墓前立碑,并在墓道旁立起华表。
尽管赵云和马超这两位大将实力出众,他们的能力甚至可以与吕布抗衡,武力超越关羽,但历史对他们的记载却并不多。尤其是马超,尽管一生英勇,依然未能得到足够的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