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在看《三国演义》时,是否注意到那些武将们在面对敌人时,总是会自报家门,而且每次自我介绍时都显得非常霸气。例如,赵云在长坂坡七进七出,救回少主时,曹操问他是谁,他非常自信地回答道:我乃常山赵子龙也。听起来非常威风。还有张飞,当时在当阳桥前,也大声喊道: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这些自我介绍无不充满气势,彰显出他们的勇猛与自信。
不仅如此,在赤壁之战时,东吴的将领甘兴霸直接站出来挡住曹操,毫不畏惧地说:东吴甘兴霸在此,曹贼休走!在三国时代,真正有实力的武将,往往自报家门时都非常有底气,展现出极大的自信。然而,其中有一位将领,在自报家门时却非常低调,他就是我们熟知的关羽。每次关羽立下战功,他总是淡淡地回应:关某,这让人不禁好奇,为何关羽的自报家门如此低调?事实上,不止这两个字,他有时还称自己为关云长或小将,从不如张飞、赵云那样豪气十足。接下来,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其中的原因。 首先,关羽的经历和性格有着深刻的影响。大家都知道,关羽出身河东。早年间,他目睹了许多人欺软怕硬,忍不住出手相助,但不慎打死了人,导致自己被官府追捕。为了躲避追捕,关羽不得不离开了家乡。这一事件对他影响深刻。毕竟,他曾是逃犯,时常面临被发现的危险。要是别人问他姓什么、叫什么,关羽曾经犯下的罪行就有可能暴露出来。有人可能会问,既然如此,关羽为什么不改个名字呢?其实,这与关羽的性格密切相关。 关羽属于那种非常自尊的人,认为姓氏是祖宗留下来的,不能轻易更改。而名字是父母赐下的,是不容随便改变的。他深知字是成年后自己定下的,且在一般场合中,人们通常是按字来称呼他。关羽从不做苟且之事,他绝对不会为了逃避追捕而改掉自己的名字。因此,他选择自称关某,既能保持低调,又不至于暴露自己的身份。尽管关羽后来声名显赫,但他依然习惯以关云长自称。这其实也是因为他内心无法忘记过去的经历,这些往事对他来说并不光彩,所以他更愿意用这种低调的方式来保持自己的谦逊和谨慎。 其次,关羽的自报家门低调,也与当时的实际情况密切相关。无论是在他被迫投降曹操时,还是在华容道上拦截曹操时,他都自称关某,这背后有着更复杂的因素。关羽在处事时非常深思熟虑,总是以大义为重。即使在拜把子后,他也始终把刘备和张飞放在心上。尽管他说过降汉不降曹,但最终的结果却并不如愿。因此,他还是选择称自己为关某,这显示了他对于局势的谨慎与克制。 尤其是在华容道,关羽虽得到了曹操的恩惠,但最终却杀掉了颜良和文丑,为了报答曹操的过失。而当他最终回到曹操面前时,这段复杂的经历让他心情复杂,难以直面曹操的情感。在这种情况下,他并不敢大声自报家门,而是选择低调称自己为关某。毕竟,他曾经降过曹操,而现在又想杀曹操,内心的矛盾让他无法大声宣布自己的身份。总结来看,无论关羽以何种方式自称,关某都体现了他的低调和谨慎,也反映了他对过去所做的事无法轻易忘怀。这种低调不仅仅是性格的使然,更是他对自己过往经历的深刻反思。大家觉得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