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克敦城,耶律大石集结了万人大军和十万多牛马,准备与金朝对抗。同时,他号召漠北各部落继续效忠辽朝,并派人前往西夏和南宋商议共同抵抗金国的计划。但由于金国战力强大,西夏很快投降,南宋也遭到金国的镇压。耶律大石意识到复国无望,决定西征。
进军新疆后,击败高昌回鹘、喀喇汗王朝和塞尔柱王朝,于公元1132年重建辽国,史称西辽。西辽虽试图进攻金国,但因路途遥远、补给不足而失败。金国也曾试图进攻西辽,但途中多次遭到西辽伏击,最终被击败。这次失败让金朝放弃了灭掉西辽的念头。
然而,耶律大石意识到西辽在金国的威胁下并不安全,于是他决定向西扩张。他去世时,西辽已成为中亚的强国。西辽建立初期,保留了大量的中国文化特征,如使用皇帝的年号、年号、使用汉语作为官方语言等。这也是因为契丹人的汉化程度很深。
值得注意的是,西辽对中亚的影响力相当大。然而,它在历史上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南宋与西夏、金国、西辽虽有联系,但并不密切。学术界对西辽的研究也很缺乏,尤其是古代历史教科书上,对西辽的介绍更是少之又少。由于需要减轻学生负担,中学历史教材更加偏向于近代史的研究,压缩古代历史的篇幅,导致学生对古代历史的了解相当有限。比较强调宋朝和宋朝的历史,而只是淡化辽、金、西夏等时期的历史。这对于认识中国地方政权的重要性存在一定的缺陷。
然而,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西辽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政权,对当时中国历史地理的变迁有着其独特的地位和影响。对于学生来说,了解西辽历史是对中国历史多样性的重要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