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从蒋介石那里回来后,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是他第二次尝试劝说蒋介石,但蒋依旧坚持他的立场: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认为,抗击日本侵略的前提是必须先解决共产党问题,甚至从不考虑与共产党合作的可能性。张学良心里很沉重,觉得这次劝说毫无进展。 跟随张学良多年的孙铭九看到他沉默的样子,心里很快明白了张学良的想法:既然劝说不起作用,那就只能采取更加激烈的手段了。 少帅,让我去吧,我带人去临潼华清池,把委员长带回来!孙铭九的眼神坚决,语气充满了决心。
张学良看着自己心腹如此果断,心中稍微松了口气:好,那就交给你了。但一定要记住,千万不要伤到委员长。 凌晨两点半,孙铭九带着一队人马整装待发,准备执行任务。在出发前,他进行了最后的动员:委员长不愿抗日,还阻止我们行动,这样下去怎么行?这次我们就要逼着他同意抗日!夜深人静,气氛紧张,但士兵们的士气很高,喊声震耳欲聋。 原定的计划是由王协一带领一队兵力开车,悄悄解决掉华清池的守卫,随后孙铭九带队直扑蒋介石的住所——五间厅,其他人则负责围住华清池并执行警戒任务。由于时间是凌晨,大部分守卫已经入睡,按照计划行事应该没有太大问题。但计划的第一步就出了状况。 停下!请出示证件,否则不许前进! 王协一的车刚到华清池大门口,就被守卫拦住了。面对突如其来的阻拦,王协一毫不犹豫地命令车上的士兵加速,准备冲破防线。可是,他低估了守卫的坚决,那名守卫竟然开枪把车逼停了。 这时,孙铭九的队伍也赶到了现场,看到局势难以平息,他的一名小班长果断开枪,击毙了守卫。枪声在寂静的夜空中炸响,原本安静的局面瞬间陷入了混乱,激烈的战斗爆发了。 尽管蒋介石的守卫没有做好充分准备,但火力还是非常强大。随着局势失控,孙铭九意识到继续这样下去不行,必须调整策略:我去处理这些守卫,你赶快去五间厅,别让委员长跑了! 王协一迅速带队冲向前方,而孙铭九则决定绕道,从侧面进入五间厅。 原本计划是通过飞虹桥快速前进,可是迎面而来的密集枪火迫使他改变路线,只能选择从桥下的小道继续前行。最终,蒋介石安排的守卫虽奋力反抗,但还是被逐步压制,退进了屋内。孙铭九趁机来到五间厅,踹开大门。 然而,令他失望的是,蒋介石并不在屋内。尽管床铺上仍有温暖的气息,蒋介石已经不见了。 孙铭九立即命令手下进行周密搜索,既然床铺还留有余温,说明蒋介石没走远。但无论他们如何搜寻,院内都没有蒋介石的踪影。 天色逐渐亮起,蒋介石依然失踪,大家的焦虑情绪也愈发加重。就在这时,王协一的声音传来:贵妃池!快去贵妃池!那里的守卫火力很强,我猜蒋介石可能就在那儿! 孙铭九一听,立即带着队伍向贵妃池赶去。果然,那里的激烈交火显示蒋介石很可能就藏在附近。孙铭九大声喊道:我们不会伤害委员长!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们会保证你们的安全! 然而,守卫依旧没有停下攻击。愤怒的孙铭九忍无可忍,大声怒吼:这是最后一次警告!如果再敢反抗,我就投掷手榴弹,大家都死定了! 这一威胁终于奏效,枪声戛然而止,守卫们纷纷扔掉了武器。孙铭九冲进屋内搜查,但蒋介石依然不见踪影,这让他更加疑惑。 此时,他决定返回五间厅,再次进行仔细搜查。天空已经渐渐泛白,天亮的时刻即将到来。突然,一名士兵急匆匆跑来报告:报告长官,我在后墙发现了一只鞋! 后墙外是连绵的山脉,孙铭九和王协一交换了一个眼神,心照不宣,迅速带队向山上进发。 在半山腰,孙铭九遇见了蒋介石的侄子蒋孝镇。蒋孝镇是蒋介石的贴身侍卫,但此刻孙铭九没有时间关注这些复杂的背景,直接逼问:蒋介石在哪儿? 蒋孝镇欲言又止,孙铭九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拿枪指着蒋孝镇:再不说实话,我就一枪毙了你! 蒋孝镇被吓得不敢再隐瞒,转头指向山上。孙铭九立刻意识到蒋介石可能就在那儿,立即指挥手下继续追赶。 不久,陈思孝在前方发现了一块大石旁有动静,走近一看,原来蒋介石正蜷缩在一处洞穴里,浑身是土,模样狼狈。显然,蒋介石已经在这里藏了很久。 孙铭九走近,打量着蒋介石。尽管蒋的样子有些狼狈,但依然保持着高傲的姿态,冷冷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 孙铭九回答:我们是东北军的,张副司令让我们来接您。 蒋介石听后不屑地坐到了地上,抱怨道:你们副司令让来接我,但我腰疼,走不了了!孙铭九劝说了几次没有效果,只好示意手下将蒋介石架起来,抬下山,送上了汽车。车内,蒋介石因被挤在中间显得不满,一边深呼吸,一边发泄情绪。 孙铭九耐心解释:东北军支持抗日。 蒋介石愤怒回应:我从未说过不抗日!我的政策是先解决共产党,内患不除,如何能抵御外敌? 两人争执不休,最后蒋介石怒声命令:你不要再和我说话了! 最终,在张学良、周恩来等人的劝说下,蒋介石同意了国共合作,共同抵抗外敌。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孙铭九因坚定支持抗日的立场,与王以哲发生政见冲突,最终枪杀了王以哲,陷入了深深的困境。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孙铭九投降了伪军,成为了汉奸,这段历史也成了他一生最不愿提及的痛苦回忆。 1945年,孙铭九投身解放军,凭借他在西安事变中的突出贡献,组织上并未追究他的过去,给他安排了一份工作。尽管如此,孙铭九依旧无法摆脱曾经投降日军的阴影,一直过着低调且悔恼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