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殷商的太师闻仲总是一个仙风道骨、风度翩翩的长者形象。然而,按照原著中的描写,尽管闻仲确实显得有些飘逸出尘,但从他的年纪和资历来看,他并不算是一个真正的老前辈。在修仙界,闻仲的修为和经历其实相对较浅,远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深厚。 闻仲的师父是大罗金仙金灵圣母,而金灵圣母又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这样一来,闻仲的资历其实只是截教的三代弟子,和熊孩子哪吒差不多,因为哪吒也是三代弟子。所以,如果闻仲和哪吒见面,他们应该可以互称师兄弟,显得亲切而随和。 虽然闻仲是殷商集团的辅政大臣,而西岐集团的辅政大臣是姜子牙,从表面上看,两人似乎地位相当。但从资历上来说,闻仲要对姜子牙表示敬重,甚至应该称呼他为师叔,因为姜子牙是元始天尊的弟子,资历远在闻仲之上。
尽管闻仲的资历并不算高,但他在修仙界的地位却非常显赫。无论是阐教还是截教的弟子,都会称呼他为道兄,表示对他的尊重。令人吃惊的是,就连赵公明这样的强大人物,也尊敬地称他为道兄。 那么,赵公明到底是什么样的人物呢?赵公明同样是通天教主的亲传弟子,还是闻仲的师父金灵圣母的师弟,也就是说,他在闻仲的师门中是地位非常显赫的嫡亲师叔。尽管赵公明在身份上比闻仲高,但他不仅称呼闻仲为道兄,甚至还愿意听从闻仲的安排,和他一起征讨西岐。 事实上,赵公明和金鳌岛的十位天君,虽然都是二代弟子,但他们依然支持闻仲的决策,并与他共同征伐西岐。这不禁让人好奇,作为三代弟子的闻仲为何能够指挥这些资历更深的二代弟子呢? 有一种说法认为,在封神的世界中,实力是决定一切的。闻仲已经达到了大罗金仙的修为,法力在许多二代弟子之上,因此他自然能够调动这些更资深的二代弟子。原著中确实有描述,闻仲的法力相当强大:他能够驾驭五行之道,化身黑麒麟奔跑千里,手持双鞭且头上长有三只眼,神通广大,洞察人心。 然而,即便如此,闻仲的实力也无法与赵公明的辉煌战绩相比。赵公明曾单枪匹马击败阐教的五位上仙,这样的成就可以说是修仙界中的传奇。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战绩的,除了赵公明,还有闻仲的师父金灵圣母,她在万仙阵的战斗中独自击败了六位金仙。 既然实力直接关系到地位,赵公明的实力显然要高于闻仲,那么他为什么还要听从闻仲的指挥呢?原因其实很简单,除了是三代弟子,闻仲还有一个更加显赫的身份。这个身份就是人王的辅政大臣。所谓人王指的是殷商集团的首领——纣王。值得注意的是,这个人王不仅仅是一个普通的凡人之王,他还是人间的统治者,所有凡尘万物,包括在人间修行的仙人,都必须在他的统治下生存。正因为如此,即使是接近成圣境界的孔宣,也不得不向纣王称臣,因为他在人间修行。 在人王的盛世时期,天庭集团尚处于初期阶段,未能有效控制三界,而人间的独立性较强。这个时期,人王几乎可以与昊天上帝平起平坐。因此,作为人王辅政大臣的闻仲,便成为了人间一人之下、万众之上的重要人物。许多二代弟子,像赵公明,他们都生活在西岐,隐居于峨眉山的罗浮洞。正因为闻仲在这样的地位上,他能够指挥这些二代弟子,也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