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国陆军和其盟友总共出动了大约350万人的兵力,对苏联展开了全面进攻。这场战斗标志着德国正式进攻苏联,试图打破苏联的抵抗并吞并其领土。 由于德国选择了对苏联发动进攻,德国自身也面临了两线作战的局面,这加重了其战斗的压力。最终,在苏联人民顽强抵抗的情况下,德国的纳粹政权被拖垮,无法实现其野心。
苏联在二战中的胜利,对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苏联未能成功抵挡住德国的侵略,那么德国接下来会将目光投向哪个国家呢? 回到1933年9月1日,希特勒首次在纽伦堡的大会上提出了第三帝国这一概念。希特勒计划创建的第三帝国,主要由日耳曼民族组成,旨在扩展日耳曼人的生存空间和影响力。希特勒希望建立一个类似于神圣罗马帝国的庞大帝国。 在二战爆发后,希特勒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几乎占领了大部分欧洲的领土。到德国进攻苏联之前,整个欧洲仅剩下英国和苏联这两个国家还保持着独立主权。 除了西班牙、葡萄牙、瑞典和瑞士等国保持中立外,其余的欧洲国家要么已经成为德国的傀儡政权,要么与德国结为盟友。倘若苏联最终被击败,根据希特勒的计划,他打算将波兰和俄罗斯的3000万到5000万的斯拉夫人强行迁往西伯利亚地区,随后把德国人迁移到苏联的东部地区。 这也反映了希特勒对苏联西部地区并没有兴趣。他占领苏联后,计划不会再向东方扩张。毕竟当时日本法西斯也在东方扩张,德国和日本是盟友,双方有共同的敌人——美国和英国。因此,德国与日本之间不太可能发生冲突。 因此,如果德国占领了苏联,那么它下一个目标将会是依然在顽强抵抗的英国。自1815年击败拿破仑领导的法兰西第一帝国以来,英国便成为了国际事务的主导者,延续了一个多世纪的霸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从德国手中夺走了许多殖民地。无论是为了报一战的仇,还是为了实现希特勒的第三帝国计划,英国一直是德国必须击败的敌人。 然而,德国想要征服英国并非易事。在德国发动对苏联的进攻之前,德国海军已经试图攻击过英国。但由于德国海军远远不及英国皇家海军,德国在两线作战的压力下,选择突然袭击苏联,试图分散英军的注意力。 除此之外,德国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就是美国的介入。美国绝不会坐视德国统一欧洲,它必定会全力援助英国,打破德国的战略优势。 因此,战争的最终走向变得无法预测。然而可以肯定的是,苏联的胜利加速了德国的战败进程。如果没有苏联在苏德战争中的胜利,反法西斯战争可能会变得更加艰难和漫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