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宣宗李忱(810年7月27日/28日-859年9月7日/10日)是唐朝的第十七位皇帝(在位时间:846年4月22日-859年9月7日/10日),他是唐宪宗李纯的第十三子,唐穆宗李恒的异母弟。李忱在位期间,国家相对稳定,民众安居乐业,因此他在历史上有着良好的评价,被百姓称为小太宗。史学界把他统治的时期称为天中之治,这段时期在唐朝的历史上是相对辉煌的。 然而,这位被称为小太宗的皇帝最终的结局并不美好。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因服用长生不老药中毒,最终在大明宫去世,享年50岁。那么,他去世后,他的12个儿子都过得怎样呢? 一、唐懿宗李漼 李漼(833年12月28日-873年8月15日),唐宣宗的长子,母亲是元昭皇后晁氏,唐朝的第十八位皇帝。大中十三年(859年),李忱病危时,李漼被宦官王宗实等人矫诏立为太子,这意味着唐懿宗的即位是由宦官支持的,这也导致他在位期间难以掌握实际权力。更糟糕的是,李漼在位后缺乏政治责任感,不听劝告,且沉迷宴游,常常带领数万随从四处巡游,浪费大量财政。这些荒唐行为导致东南各地发生骚乱,社会动荡不安,进一步加速了唐朝的衰亡。 在咸通十四年(873年),李漼因病去世,享年41岁。他的谥号为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为懿宗,葬于简陵。 二、李渼
李渼是唐宣宗的次子,封号靖怀太子。会昌六年,李渼被封为雍王,大中六年去世,并且后续有诏追封他。 三、李泾 李泾是唐宣宗的第三子。大中元年,李泾被封为雅王,不久后去世。 四、李滋 李滋是唐宣宗的第四子,母亲是吴昭仪。唐宣宗继位后,李滋被封为夔王。李滋深得唐宣宗宠爱,曾有被立为太子的可能,他在王公儒和枢密使王归长等人的辅佐下,原本有机会登上更高的地位,但最终被王宗实等宦官支持的李漼取代,成为唐懿宗。李滋在咸通四年(863年)去世,年仅20岁,没有留下后嗣。 五、李沂 李沂是唐宣宗的第五子。会昌六年(846年),李沂被封为庆王,大中十四年(860年)去世,年仅16岁,也没有后代。 六、李泽 李泽是唐宣宗的第六子,大中二年被封为濮王。关于李泽的去世时间,史料没有明确记载,因此他的结局不太清楚。 七、李润 李润是唐宣宗的第七子,封号鄂王。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李润在大中五年(851年)被封为王,直到乾符三年(876年)去世。 八、李洽李洽是唐宣宗的第八子,生母不详,被封为怀王。之后,史书中没有记录他的具体情况,也没有记载他去世的年份。 九、李汭 李汭是唐宣宗的第九子,母亲是柳氏,封号昭王。李汭在咸通六年四月二十七日(西元865年5月25日星期五)去世,享年16岁。 十、李汶 李汶是唐宣宗的第十子,母亲是仇才人。大中八年时被封为康王,咸通七年七月去世。 十一、李澭 李澭是唐宣宗的第十一子,母亲是陈氏。大中十一年(857年),李澭被封为广王,咸通五年(864年)六月一日去世。 十二、李灌 李灌是唐宣宗的第十二子。大中十一年(857年),李灌被封为卫王,大中十四年(860年)去世。显而易见,唐宣宗的这些儿子大多早逝,且没有留下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