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五位被誉为五大书记,他们分别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和任弼时。前四位大家都非常熟悉,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人物,而第五位任弼时的名气相对较小。尽管如此,他仍然是五大书记中的一员,这不禁让许多人产生疑问:任弼时为何能够跻身这一行列呢? 其实,任弼时之所以名气较小,主要是因为他去世得比较早。1950年10月27日,他因病去世,且在新中国成立后并没有参与太多的重大事务,关于他的报道相对较少。事实上,在建国前,任弼时的声望非常高,不仅在党内影响力大,在军队中的地位也非常重要。
任弼时是一个非常成熟的年轻人,18岁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1岁时就接替张太雷担任共青团中央书记,23岁时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成为党史上最年轻的政治局委员,这一记录至今无人打破。1927年,为了应对国民党反动派发起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国共产党在武昌举行了扩大会议,陈独秀主张投降,然而任弼时却强烈反对,并公开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在会议开始时,任弼时便抢先发言:如果不领导全国人民开展武装斗争,反抗国民党的屠杀政策,革命就会失败!陈独秀非常不满他插话,但任弼时毫不退让,他说道:我代表的是真理团,谁拥有真理,谁就有发言的资格!事后,瞿秋白握着他的手,称赞他具有觉悟和胆识。 到了1931年,任弼时已经27岁,并成为了苏区中央局常委。那时,苏区中央局共有八名成员,书记本应是周恩来,但周恩来因未及时到达,项英暂时代理书记,而任弼时的排名仅次于项英,比毛泽东、朱德等人都要高。 任弼时不仅在党内享有崇高地位,在军队中的地位也不容小觑。1933年,中央军委决定让他组建红六军团,并成立军政委员会,任弼时担任主席,萧克、王震、李达等名将都在他的麾下。1936年,红二方面军成立,贺龙任总指挥,任弼时担任政委,萧克为副总指挥,李达为参谋长等人组成了领导班子。在红军历史上,有三个方面军,其中红二方面军的政委由任弼时担任,这也证明了他的能力和重要性。 红二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任弼时发现张国焘有分裂党和红军的倾向,便与贺龙、朱德等人联合起来,坚决与张国焘斗争。当张国焘发布小册子攻击中央红军时,任弼时立刻下令:不允许任何红四的干部进行反对中央、反对毛主席的宣传,这些材料一律不准下发。 张国焘对任弼时一直暗中进行打压,但任弼时始终没有退让。由于任弼时在红军中的地位过于重要,张国焘根本无法对他进行任何实质性打击。红军的三大方面军会师后,成立了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任弼时作为其中一员,进入了红军的最高军事决策层,成为了我军的领导人之一。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弼时被任命为八路军政治部主任,与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并列为八路军的四大巨头。当时,邓小平担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是任弼时的重要助手。 然而,在1938年3月,任弼时受中央委派前往苏联工作,直到两年后回国,担任中央秘书长等职务,被称为我党的大管家。1943年,中央书记处成立,由毛泽东、刘少奇和任弼时组成,这时的任弼时已成为党内的核心领导之一。 在1945年召开的中共七大会议上,任弼时当选为五位书记处书记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并列,被誉为五大书记。然而,令人惋惜的是,任弼时因为长期积劳成疾,在1950年10月27日去世,享年仅46岁,正处在事业的巅峰时期,他的早逝是我国党史中的一大遗憾。 叶剑英高度评价任弼时:他是我们党的骆驼,是中国人民的骆驼,背负着沉重的责任,走过漫长而艰苦的道路,始终没有停歇,没有享受,也没有个人的任何私心。他是杰出的共产主义者,是我们党最好的党员,是我们的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