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只要谁坐上“世界第二”的位置,美国立马翻脸,不是拉黑、就是围剿,非得把人整到跪下,他们才罢休!
细数近一百年的国际大戏,简直像在追一部循环重播的“老二陨落剧”,英国、德国、苏联、日本,他们先后被美国针对,结果呢?他们都被美国打垮。要知道这些国家,他们当年个个都是有头有脸的国家,可结果呢?不是元气大伤,就是被美国直接搞垮。如今轮到中国坐上这把“烫屁股的龙椅”,全世界都在盯着看,这次,还能照老剧本演下去吗?会不会也把中国打垮?老美,还会不会也把中国打垮?
那么前面几个国家,又是如何被美国整垮的呢?他们当时的情况又是如何的呢?
咱们先来说一说英国,当时的英国,可是真正的“全球顶流”,殖民地铺满地图,伦敦打个喷嚏,半个地球都得感冒。可两次世界大战一打完,表面是英美兄弟情深,背地里美国早就把算盘珠子拨得哗啦响。战后英镑霸权崩塌,美元取而代之,大英帝国从“日不落”硬生生熬成了“日落黄昏”,连自家后院都守不住。
再看德国,人家可不是靠嘴皮子混饭吃的,工业底子厚得能砸死人,技术实力强到让整个欧洲睡不着觉。可刚冒头,就被英法联手按住;二战再崛起,美国直接下场清场。
很快柏林沦陷、国家分裂,连历史课本都得重写,你说说,这个情况尴尬不?后来有德国老兵感慨:“我们输的不是枪炮,是规则从来不在自己手里。”
接着是苏联,那才是真正让华盛顿夜不能寐的对手。两国相互冷战,而且时间长达几十年,核弹对峙、太空竞赛、意识形态拉锯…,这些都是基本的常规操作。老美呢?他们几乎是押上国运搞消耗战。
军备烧钱、经济封锁、文化渗透三连击,硬生生把一个超级大国拖到内爆,当然了老美自己也在消耗。1991年红旗落地那天,西方媒体狂欢庆祝,仿佛赢了一场世纪豪赌。但他们忘了,这种“胜利”,靠的是把对手逼到墙角,而不是自己有多体面。
然后轮到日本,80年代的东京,房价高到能买下整个加州,索尼、丰田、任天堂横扫全球,“日本模式”一度被捧成未来教科书。结果呢?美国轻飘飘一句“日元该升值了”,《广场协议》一签,泡沫瞬间炸裂。股市崩、楼市垮,年轻人躺平、中产蒸发,整整三十年没缓过劲。直到今天,日本还在“低欲望社会”里打转,工资条比父辈还薄,这不是衰退,是被精准“阉割”后的慢性失血。
而如今,轮到了中国的头上。2018年,中美贸易战打响第一枪,全世界都以为又是老套路:制裁+抹黑+联盟围堵。果然,美国动作快得像开了2倍速,华为芯片断供、中芯国际拉黑、TikTok账号说封就封,连新疆棉花都能被编成“人权大片”。更别提天天在台湾、香港问题上煽风点火,拉着G7、北约、印太小圈子搞“去风险”,说白了,就是想建一道数字时代的“新铁幕”。
可奇怪的是,这套曾经百发百中的组合拳,这次……好像打在了棉花上?为啥?虽然动作看似很大,但是杀伤力却是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因为中国压根不是“复刻版老二”。我们不是靠美国订单喂大的“乖宝宝”,而是从泥地里自己长出来的野草,风吹越硬,雨打越韧。14亿人的内需市场,56%以上的消费靠自己消化。你卡我出口?行啊,我转头搞新能源车下乡、直播带货进村,老百姓照样买得欢。
再来说说产业链,从一颗螺丝钉到一颗卫星,中国是全球唯一能实现全链条自产的国家,就说说,你老美,如何来干预吧?你如果断我的光刻机?没问题,我自己造就是,立马解决问题!三年时间,28nm芯片量产,14nm逼近量产,连EDA设计软件都在突围。
最关键的是,我们手里攥着几张“王炸”: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核潜艇深海潜行,稀土资源全球垄断。美国政客嘴上喊“不惜一切代价”,真要动手前,还得掂量掂量,万一惹毛了,硅谷明天芯片断供,F-35连颗螺丝都拧不上。
还有一个问题,更让西方措手不及,中国根本不玩他们的“霸权游戏”,为何呢?我们不搞颜色革命,也不逼人站队。“一带一路”不是什么“债务陷阱”,而是实打实修铁路、建港口、通电网。甚至非洲农民也用上了中国太阳能板,印尼高铁通车那天全民放烟花,阿根廷直接用人民币结算大豆,你就说说,这波操作,老美如何来防?而这些国家,为什么愿意跟中国合作?答案也非常简单,因为他们发现,中国给的是梯子,不是锁链,如此一来正好可以双向发展,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可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反观美国,还在沉迷“你赢我就输”的零和旧梦。可现实狠狠扇了它一耳光:全球160多个国家支持中国的全球发展倡议,RCEP生效后亚洲贸易圈越做越大,连欧盟内部都有声音嘀咕:“脱钩中国?我们工厂先倒闭。”
现在的老美,说得简单一点就像,班里常年第一的学霸,突然发现有个同学不仅成绩追上来了,还不屑抄他的笔记,甚至开始自己编教材,你说说,老美能不生气,能不搞制裁动作?老美他真的急了,撕你作业、举报你作弊、拉拢同学孤立你…,这些情况,都是常规操作。可咱们压根不搭理,低头刷题、默默拿奖,最后还顺手帮全班补课。
面对咱们的这种情况,美国只能转向“阴招”:科技卡脖子、热钱搅局、社交媒体洗脑,不得不说,老美的手段还是有的。只不过,他们不敢全面开战,怕两败俱伤,但呢?他们又不甘心放手,只能搞长期消耗。但问题来了,中国最不怕的就是“持久战”。我们有耐心,有定力,更有14亿人拧成一股绳的韧性,咱们自身的消耗市场就非常强大,如此一来,又岂惧老美在背后搞动作呢?
未来怎么破局?其实就三件事:
第一,死磕核心技术。2025年是个关键窗口期,芯片、操作系统、AI大模型这些“卡脖子”环节,正迎来集中突破。一旦打通任督二脉,美国的技术霸权就真成纸老虎了,看起来非常厉害,但是对我国来说,基本构不成威胁。
第二,继续当“靠谱搭子”。拉美、中东、非洲这些地方,早就不吃美国那套“民主大棒”了。谁帮他们修路通电、稳粮价、送疫苗,谁就是真朋友。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南方”的核心枢纽,这不是靠嘴炮,是靠一个个项目堆出来的信任。
第三,稳住国内基本大盘。只不过在转型期难免有阵痛,有人焦虑、有人迷茫,这很正常。但政策必须快、准、稳:减税要到位,就业要托底,信心比黄金还金贵。只要老百姓心里有底,外部风浪再大,也掀不翻这艘巨轮,咱们都有办法寻求发展,解决问题。
说到底,美国真正害怕的,从来不是中国的GDP数字,而是我们拒绝被驯服、拒绝被定义的意志。他们习惯了全世界围着自己转,突然冒出一个“不听话的老二”,还带着一群小伙伴另起炉灶,这种失控感,比导弹更让他们坐立不安。
对于此,您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