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与13个国家尚未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其中有12个国家与台湾省保持所谓的外交关系,另有一个邻国——不丹,由于一些特殊原因,虽然和我国没有正式建交,但与台湾省也没有建立所谓的外交关系。
在这13个未建交的国家中,亚洲、欧洲、非洲和南美洲各有一个国家未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而且这些国家都是内陆国。具体来说,这四个国家分别是:亚洲的不丹、欧洲的梵蒂冈、非洲的斯威士兰和南美洲的巴拉圭,下面我们来分别分析一下这几个国家的情况。
首先是我们与不丹建交的困难。不丹虽然是我国的邻国,但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的可能性依然很低。主要原因在于印度的影响力。不丹几乎成了印度的保护国,其外交事务需要接受印度的指导。中印之间不仅存在领土争议,还有一些区域竞争,这些因素注定了印度不希望看到中国与不丹过于亲近。
其次是我国与梵蒂冈建交的难度。近年来,我们与梵蒂冈的关系有所改善,但距离建立正式外交关系仍然存在障碍。影响建交的因素不仅涉及宗教管理的问题,还与2000年梵蒂冈进行封圣仪式有关。教廷封圣的部分人物,曾经是一些历史上侵略中国的西方分子,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因此,教皇和梵蒂冈基本上站在了西方的立场上,这与中国的立场相悖,导致我们难以接受这种情况。
对于斯威士兰来说,它可能是这些未与我们建交的国家中,最有可能首先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斯威士兰是一个非洲的小国,国土被南非和莫桑比克包围,要前往其他国家都需要依赖这两个邻国的允许。这个国家本身经济较为薄弱,且与台湾省保持外交关系,实际上更多是为了从台湾获得经济利益。不过,台湾能够提供的帮助有限,一旦台湾经济无法继续提供足够的支持,斯威士兰可能会转而寻求与中国建立更紧密的关系。目前,非洲54个主权国家中,已经有53个与我们建立了外交关系,斯威士兰若能与我们建交,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外交格局将实现大团圆。
至于巴拉圭,情况就显得复杂一些。巴拉圭是目前与台湾省保持所谓外交关系的最大国家,国土面积为40万平方千米。巴拉圭与一些小国一样,态度时常摇摆,一方面它看到了与我国建交能带来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它又与台湾保持关系,这显然是中国无法接受的,因为这涉及挑战我国的底线。从长远来看,巴拉圭或许会在经济利益的推动下,最终做出与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决定。
综合来看,斯威士兰很可能会是最先与我们建交的未建交国家之一,它的经济相对薄弱,与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不牢固。如果台湾不能继续提供支持,斯威士兰可能会转向我们,完成与非洲所有主权国家的全面建交。当然,外交关系的变化也有可能会出现意料之外的情况,某个国家可能在我们没有预料的情况下与我们建立外交关系。
从整体来看,那些与我国没有建交的国家,大多在国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力。真正有影响力的国家,几乎都与我们建立了外交关系,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实力。那些与台湾保持所谓外交关系的小国,往往只是为了经济利益才与台湾保持联系。一旦没有了金钱的支持,它们很可能会迅速与台湾“断绝关系”,转而向我们靠拢。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这些小国的态度也会逐渐发生变化,与我国台湾省的所谓外交关系也将最终彻底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