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是清朝最后一任实际掌权者,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位统治者。最初,她也想将清朝治理得井井有条,然而作为一位女性,她的思想比较守旧。在乾隆皇帝时代,清朝已经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封锁了国门,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避免外来科技和文化影响清朝的传统。 慈禧太后继承了这一政策,对外来科技持排斥态度,尤其是对于外国的技术和产品并不感兴趣。直到1840年,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在英国的强行入侵下被打破,西方的高科技产品开始涌入中国,慈禧太后作为当时的实际统治者,自然是最早接触这些新奇事物的人之一。但她的思想依然保守,许多新技术令她感到不解和排斥。
据说,袁世凯为了讨好慈禧太后,曾送给她一辆汽车。这辆车在当时是极为珍贵的,属于中国为数不多的几辆之一。然而,慈禧太后在坐过一次后,就把这辆车打入了冷宫。她生气的原因是,汽车的设计让她坐在后排,而司机却坐在前排,且两者的地位平起平坐。慈禧太后认为这违背了传统的尊卑礼制,因此她愤而停止使用汽车。 西方列强当时希望在中国修建铁路,虽然修建铁路会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源掠夺,但从长远来看,铁路能够促进中国的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对国家未来是有利的。然而,慈禧太后坚决拒绝了这些要求。她认为火车噪音太大,可能会打扰到周围清朝先辈的陵墓,这会给自己带来不孝的骂名。就这样,慈禧太后用自己的愚昧理由拒绝了包括铁路和汽车在内的许多高科技产品。若她当时能够更为开明,清朝也许能够吸纳更多先进技术,提升自身实力,或许能抵挡外部的压迫。 有一次,慈禧太后看到了电灯泡,这个爱迪生发明的伟大创造令她十分震惊。她指着灯泡对李莲英说了两个字:茄子。李莲英忍俊不禁,但又不敢笑出声,显然慈禧太后将电灯泡误认为是会发光的茄子。经过李莲英的解释,慈禧才明白这不是茄子,而是用来照明的物品。此后,每当她看到能发光的物品时,都会习惯性地叫一声茄子。有传言说,慈禧太后第一次使用照相机时非常抗拒,她看到自己的脸被印在一张小小的纸上,认为这是妖孽作祟,担心自己的魂魄被摄走。经过摄影师的解释,她才明白了照相机的原理,并渐渐喜欢上了拍照。但由于照相机会闪光,慈禧太后每次拍照之前都会喊一声茄子,这也逐渐成为了拍照前的习惯用语,直到今天,我们拍照时也会脱口而出这两个字。 通过慈禧太后对这些科技产品的态度,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清政府腐败昏庸,难以接纳先进的科技和理念。作为清朝的实际掌权者,慈禧太后虽有接触外界的机会,但她始终无法及时吸收这些对国家有利的科技产物。更不用说生活在清朝底层的百姓,他们的思想更加封闭和愚昧。在这种背景下,拥有坚船利炮、思想开化的西方列强自然能轻松击败清朝,并在战后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瓜分清朝的利益。 总之,由于清政府不熟悉国际交往规则,他们无意中让资本主义国家从中获取了巨大利益。这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