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隐之(出生年月不详~413或414 年),东晋人,字处默,出生于山东鄄(juàn)城北。受吏部尚书韩康伯欣赏,经推荐,历任散骑常侍、著作郎等职。在科举还未兴起的时代,被德高望重的人推荐是一条重要出仕之路。
隆安年间(397~402年),晋安帝为整饬岭南吏治(广州是东晋朝廷重要经济来源),任命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假节领平越中郎将(晋武帝设置的军事官职,治所广州,主职是管辖南越地区。佐证了广州作为岭南政治与军事中心的地位)。
吴隐之赴任途中经过广州西郊石门一处山泉,当地人称其“贪泉”,说喝了该泉水就会变得贪婪。吴隐之认为是一派胡言,他喝了泉水,且赋诗《酌贪泉》“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
吴隐之在广州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大力纠正当时官场贪污渎职的弊端,被誉为晋代“第一良吏”,史书载其“美姿容,有清操”。
元兴三年(404年),天师道卢循率军队从浙东渡海南下包围广州,吴隐之这位儒雅的美男子显然不擅长征战,其长子吴旷之战死,羊城被攻破后吴隐之被俘;后经刘裕(即后来取代司马氏的宋武帝)、王诞的营救而获释(人品好,有贵人相助),吴隐之与王诞一同返回南京。吴隐之后官至光禄大夫(主要授予德高望重的官员或功臣,属于散官体系中的高级职位)。
为纪念吴隐之在广州三年任上的廉政行动,后世在贪泉旁建碑、建吴隐之祠纪之。明代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广东右布政使李凤等人所立贪泉碑,真迹于1963年从南海县石门迁移至广州博物馆镇海楼碑廊中(复制了同款石碑留在原地)。
贪泉碑高2.34米,宽0.86米;正书阴刻字径约0.50米“贪泉”二字 ,敷绿色;古碑上端刻有吴隐之的《酌贪泉》诗;右款书“万历二十二年四月吉”;左下款署“郡人右布政使李凤等立”。
讽刺的是,李凤为完成每年二十万两的税收指标(远超粤省原有税收水平),严苛征税引发民变,引发新会县发生数千人的抗税暴动,导致数十人死亡;他还向在澳门的葡萄牙商人索要贿赂……最终因贪腐被弹劾罢免。李凤被解职后其事迹仍被记录在案,成为明朝宦官滥权的典型案例。
恪尽职守,两袖清风,又能管住家人的吴隐之成为廉洁修身、廉洁齐家的标杆,广受后世推崇,《晋书》评价“吴隐之酌水以厉精,晋代良能,此焉为最。”唐代王勃在传世名篇《滕王阁序》中也写下“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
[旅行攻略]
地址:广州市越秀公园南端广州博物馆碑廊。
如何到:广州地铁越秀公园站或纪念堂站均可。
公交:应元路站:211路 ; 旅游公交1线。解放北路(南越王博物馆)站:5路 ; 7路 ; 284路 ; 519路 ; 528路 ; 555路 ; 千年古城线。
贴士:点击图片可放大。
[作者素描]喜欢在路上,在行走中:可以发现历史的一瞬,去鉴证书中的笔墨,去体验不同空间与环境的差异,还有形形色色的“当地人”……历史与文化、艺术交织,勾勒出值得人们珍视的遗产,沧海桑田中有些是稍纵即逝……
上一篇:原创 隋文帝杨坚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