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当初决定废除王皇后,并立武则天为皇后,这个决定引起了许多大臣的反对。其中一个主要的反对意见是,王皇后出身于名门,而武则天则是出身低下。然而,仔细分析一下,事情的真相并不是那么简单。 王皇后的父亲虽然只是当过县官这种小官,但她的家族历史却相当显赫。王皇后的祖先自魏晋时期就开始为官,她的祖上甚至追溯到西魏和北周的名将王思政,往前追溯则是汉代的司徒王允,也就是历史上除掉董卓的那个大官,而王允的义女正是著名的貂蝉。相比之下,武则天的父亲武士彟虽然担任过工部尚书和荆州都督等职,但他本来只是一个木材商人。武士彟能官运亨通,完全是因为他在唐朝开国时资助了李渊的起义,成功结交李渊,借此获得了官职。而武则天的祖父更为朴素,仅是普通农民,家族世代务农。
因此,王皇后的家族是官宦世家,历经数百年,而武则天的家族则属于贫苦农民。隋唐时代非常注重世家大族的血统与地位,世家大族拥有着极高的社会声望和影响力。在当时的社会中,五姓七望被视为最为尊贵的世家,五姓即是崔、卢、李、郑、王,而七望则指的是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这些家族在社会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王皇后就出自其中的太原王氏。 在唐朝,成功的标准并不是中状元,娶公主,而是中进士,娶五姓女。能够娶到五姓女比娶公主还要荣耀。唐太宗的侄女婿薛元超就因没能娶到五姓之女而终生遗憾。他的妻子和静县主虽然是唐太宗的亲戚,但薛元超依然觉得她不如五姓的女子,可见五姓之女在当时社会地位之高。 王皇后的家族历经千年依然兴盛,影响力丝毫不逊色于李姓家族。在中国历史上,王姓家族可谓是一个巨大的政治势力,唐朝的许多有身份的人都渴望与王家联姻,皇室也是如此。唐太宗的姑姑同安大长公主就嫁入了王家,成为了王皇后的叔祖母。唐太宗曾因为自己的侄女婿未能娶到五姓之女而感到遗憾,于是他决定让自己的儿子李治娶了五姓女王氏。可是,李治似乎对门第并不看重,他更看重的是女人的外貌和魅力,最终他选择了出身较低的武则天,而不喜王皇后的高贵出身。 现代社会有一种说法,认为三代才能出贵族,一代人只能算是暴发户。王皇后的家族属于旧贵族,已经世代为官,而武则天的家族则是新兴的暴发户,仅在她父亲这一代才开始发迹。 相比王皇后的家族背景,武则天的城府和心计要更加深沉和高明。虽然在个人修养和涵养上武则天不如王皇后,但在宫廷斗争中,旧贵族的涵养显然不能胜过新兴暴发户的决心和手段。最终,武则天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策略,成功地击败了王皇后,登上了皇后的宝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