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考古人员在杭州半山镇石塘村的战国墓葬中发现了一只玻璃杯。这只杯子高15.4厘米,杯口直径7.8厘米,杯底直径5.4厘米,目前保存在杭州博物馆。
同年10月,石塘村砖瓦厂的工人在取土烧砖时,意外发现了一个直径不到一米的小洞。工人们报告给厂领导,经过层层上报,最终当地文物部门派人到场勘查。考古人员发现这个洞口其实是一座战国晚期的墓葬入口。 半山镇周边发现过不少秦汉时期的墓葬,专家推测这个砖厂墓葬可能不是独立的单一墓葬,而是一个墓葬群的一部分。因此,考古人员以这个砖厂墓葬为中心,开始对周围区域进行大规模的考古挖掘。 在对砖厂墓葬进行挖掘时,考古人员挖掘至地下约一米深时,发现了一个亮晶晶的物品。经过半小时的细心清理,这只玻璃杯完整地出现在了大家眼前。后来,这座墓葬被命名为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一号墓。 这只玻璃杯显然是现代的产物。无论是从材质、工艺,还是外形上来看,都与战国时期的文物相差甚远,至少在此之前并未发现类似的战国文物。 因此,关于这只杯子,外界流传出了各种各样的猜测。有人甚至提出了一个极具戏剧性的版本:墓主人的穿越说。这个版本认为墓主人是通过穿越回到战国时期,并带了一只现代的玻璃杯来证明穿越的存在。临终时,墓主人要求把这只玻璃杯当作陪葬品埋入墓中,以便后人发现后能证明时光倒流是可能的。然而,这种说法显然并不靠谱,因为大家普遍认为穿越这种事通常只会出现在科幻小说中。 还有人提出了盗墓遗留说。这种说法认为盗墓者通常在地面打一个直径约10厘米的小洞,用炸药引爆后,形成一个盗洞。有人猜测,在盗掘这座墓葬时,盗墓者误将这个洞打通了墓室,造成随身携带的玻璃杯掉入墓中。虽然这也能解释玻璃杯的出现,但仔细分析后发现,这种说法也不成立。毕竟,盗墓者一般会带便携水壶等饮水工具,谁会带着玻璃杯去盗墓呢?在黑暗的地下环境中,盗墓者更不可能会用玻璃杯倒水。考古学家对这只玻璃杯进行了大量研究,最终得出结论:这并不是玻璃杯,而是一只水晶杯,距今已有至少两千年的历史。这一发现当时在世界考古界引起了轰动。 此前,没有任何文物出土证明战国时期的水晶杯制作工艺能达到如此精湛的水平。这只水晶杯是用整块水晶雕刻而成的,在战国时期,像这样精细的弧面打磨和抛光技术是非常罕见的。这只水晶杯的发现表明,战国时期的玉器打磨和水晶制作技术已经领先世界。 这只水晶杯不仅在原材料的选择上独特,在制作工艺上也达到了顶级水平,堪称当时世界上最为出色的宝贝。更令人惊讶的是,这只杯子的外形居然符合现代的审美标准,或许这只是历史的巧合,或者是历史进程的必然。 2002年1月18日,这只战国水晶杯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成为中国的顶级国宝之一。 因此,出土的这只玻璃杯并不是来自现代穿越者,而是中国古代工匠精湛技艺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