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揣测世界大战爆发时日本会否重蹈覆辙,将矛头指向亚洲邻国,不如换个角度思考:一旦全球秩序崩塌,日本被迫“先发制人”,它的首要目标,或许会是它当今的铁杆盟友——美国。
这种论断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出自英国几位战略研究专家的深度分析。表面上看,战后七十多年来,日美同盟坚不可摧,美国为日本提供核保护伞,日本则以“和平国家”自居。然而,在这层温情脉脉的面纱下,隐藏着远比表面更为复杂的利益纠葛。
驻日美军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横须贺海军基地、嘉手纳空军基地等关键军事设施,固然为日本提供了安全保障,但同时也让日本本土成为潜在冲突中的高价值目标,一旦大国开战,这些基地将首当其冲,引来敌方猛烈打击。
英国专家一语道破天机:日本最致命的威胁并非来自遥远的假想敌,而是近在咫尺的美国。如果日本判断大战不可避免,它最担心的莫过于被美国“捆绑”或“出卖”。试想,如果美国在冲突初期战略犹豫,甚至试图牺牲日本利益以换取妥协,东京决策层会作何感想?更极端的情况是,如果美国打算先下手为强,利用驻日基地发动攻击,却让日本承受全部报复,日本又怎会甘心充当“炮灰”?
历史的阴影并未完全散去。二战时美国对日本的原子弹轰炸,以及战后长期的军事占领与控制,在日本政治精英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复杂记忆。尽管表面上,日本政界对美国唯命是从,但追求“国家正常化”、摆脱美国控制的呼声从未停歇。近年来,日本偷偷积蓄军力,发展准航母、购买F-35战机、加大导弹射程,这些动作固然有应对周边威胁的考量,但也不乏为“有朝一日挣脱束缚”所做的准备。
一旦全球秩序崩坏,日本很可能认为“这是挣脱锁链的历史性窗口”。从纯军事角度分析,若日本决心在大战初期夺取主动权,它最迫切的需求莫过于消除身边最大、最直接的威胁——驻日美军。美军基地分布在日本的关键咽喉位置,控制着海空要道。倘若这些基地被敌方率先摧毁,日本将瞬间瘫痪;但如果这些基地被美国用作对日本不利的跳板,日本同样无法承受。
因此,一些战略推演认为,日本若决心“赌国运”,最优策略可能是在美国尚未完全警觉时,以闪电手段瘫痪或夺取关键美军基地,尤其是冲绳和关岛等地,摧毁指挥系统、夺取武器库。此举既可防止美国将日本当做牺牲品,又可夺取先进装备补充自己,甚至能向潜在敌国示好、换取中立,伺机重新“选边站队”。
当然,这仅仅是一种基于战略逻辑的推演,并非对未来局势的预测。在现实政治中,日美同盟依然牢固,日本挑战美国的可能性极低。然而,国家之间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当大战的阴影迫近,任何联盟关系都可能被最原始的生存本能所撕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