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遭到西方国家的全面制裁,连带着“亲俄”的白俄罗斯也被西方国家列入制裁名单。
白俄罗斯常被称为“俄罗斯最忠诚的小弟”,两国早在1995年就签署了多个条约,计划取消边界,统一货币、军队,甚至是国家象征,启动了所谓的“俄白一体化”进程。然而,30年过去了,这一进程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始终停留在表面。
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的民族和历史根源都来自古代的东斯拉夫人。9世纪时,东斯拉夫人建立了“基辅罗斯”,这是三国共同的祖先国。
但随着历史的发展,蒙古的西征使得东斯拉夫人东部的区域被蒙古控制,形成了带有蒙古特色的俄罗斯文化;而白俄罗斯则长期在波兰-立陶宛的统治下,较少受到蒙古的影响,因此文化上更接近西欧。
到了18世纪末,在受到蒙古影响的俄罗斯崛起后,吞并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三国的领土被统一在同一个政权之下。
在苏联时期,白俄罗斯是一个重要的军事重镇,与俄罗斯保持着极为紧密的关系。1991年,苏联解体后,白俄罗斯选择了一个相对中立的路线,即既不亲西方,也不完全依赖俄罗斯。但经济状况迅速恶化,工业产值大幅下滑,贫困问题日益严重。于是,1994年上台的卢卡申科认识到白俄罗斯无法脱离俄罗斯的支持,开始全面靠拢俄罗斯。
从1995年到1997年,俄白两国签署了一系列的条约,计划统一货币、立法机构,甚至是国家领导人。作为交换,俄罗斯承诺提供零关税市场和廉价的能源。1999年,双方成立了“俄白联盟”,并设立了联合机构,表面上看,进展颇为迅速。
进入21世纪,普京上台后,进一步推动俄白一体化。然而,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对此抱有很大的戒心,担心这会导致白俄罗斯失去主权,自己也可能从总统变成省长。
因此,2002年,卢卡申科直接拒绝了普京提出的“完全合并”方案,使得两国关系出现了波动。2006年,俄罗斯提高了对白天然气的售价,白俄罗斯对此表示抗议,认为这是对一体化精神的背离。虽然最终达成了妥协,但两国之间的矛盾已经开始显现。
根据统计,2005到2015年期间,俄罗斯向白俄罗斯提供了超过1000亿美元的经济支持,这一数字占白俄罗斯GDP的11.7%。但这种支持实际上是一种互换关系:白俄罗斯需要资源和资金,而俄罗斯则希望借此加强对该地区的地缘政治控制。
俄乌战争爆发后,白俄罗斯公开支持俄罗斯,也因此遭到西方更为严厉的制裁。两国开始高调宣传一体化进程,但现实情况是,白俄罗斯依然是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之一。这种一体化进程并没有真正促进白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反而让其对俄罗斯的依赖愈加加深。
最关键的一点是,卢卡申科并不愿意失去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因为一旦两国合并,白俄罗斯可能会变成俄罗斯的“附属州”,这种局面显然不符合卢卡申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