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776年算起,美国建国至今才249年,而其全球称霸的时间,从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开始算,也不过是80多年。这段时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过是转瞬即逝。正是这80多年的时间,造就了美国的强大,也让它产生了类似于秦始皇式的思维——想要在全球称霸千秋万代。因此,美国视自己为“日月神教”,任何阻碍其全球霸主地位的国家,都会成为其打压的目标。然而,面对中国的崛起,美国不得不从专家学者过去的研究中找寻应对之道,意外地发现了一条预言:自古以来,中国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直到1840年才开始衰落,若干年后,这个民族必将重返巅峰。曾经,这只不过是一个无聊的猜想,然而如今,大家亲眼见证了中国的崛起。美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接下来,它将如何阻止这一结果的实现呢?
美国与中国斗争的手段是什么?是强硬的金融制裁?还是先进的武器装备?在美国的眼中,这些无疑是其“神兵利器”。然而,美国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经过几千年的积淀,积累了无数智慧。这些智慧可以用《易经》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阴一阳谓之道”。所谓的“道”,在《道德经》中有云:“道可道,非常道”。这些深奥的哲理与基于实验的西方科学思维截然不同,西方的思维方式根本无法理解我们东方的文化与智慧。换句话说,以百年的积累与沉淀去与千年的智慧对抗,其中的一方智慧更具优势。中国的智慧是人类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过的文明,那么,美国凭什么能够战胜我们呢?
我们的祖先留下了无数智慧,而其中一条智慧恰恰就是:以弱胜强、以柔克刚。这是“天之道”!而我们的一切行为和决策都围绕着这种古老智慧展开。与此相对,美国则是“刚强易折”的典型。正是这条智慧之路,使得我们有了与美国对抗的能力。试问,为什么我们不能对自己的文化产生自信呢?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我们在屡屡遭遇挫败的过程中,对自己文化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在一段时间内,我们甚至把西方文化视为楷模。然而,那段时间不过是对西方文化的吸收与消化的过程。当我们将西方文化完全融入到自己的血脉中时,中华文化将会以更强的姿态重新崛起。
美国要想超越我们,必须先理解我们文化的思维方式。遗憾的是,大多数美国人难以在短时间内理解我们民族的思维方式。美国称霸全球的策略不过是三板斧:
第一板斧是非军事化手段——经济封锁、抬高关税壁垒、武器禁运等。由于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成为了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并在二战后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推上世界货币的宝座,许多小国在面对这些制裁时根本无法承受,很快就选择屈服。
第二板斧是“白手套”战争——美国通过扶持其他国家,将其推到前线,利用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或者国家内部的矛盾,制造冲突。这样一方面美国通过贩卖军火获利,另一方面又能收割战后的胜利果实。
第三板斧是亲自出马——美国作为大国,必须亲自出手确保战争的胜利,否则会削弱其国际威信。美国的确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做到了这一点。
然而,这三板斧的前提条件是没有其他国家对美国的全球霸权发起挑战。如今,这个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中国崛起了,成为了世界制造业中心。在美国对其他国家施展第一板斧时,出现了巨大的漏洞,这种漏洞就像诗句“漏船载酒泛中流”,处处透着危险。而此时,正当中国走向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时,我们正在做什么呢?
中国时刻保持“赶考行”的警觉。我们就像是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的美国一样,依靠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依托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迎难而上,突破重重困难。美国的情况则不同,那时美国本土机械化生产大量的军用和民用物资,而全球的黄金纷纷流入美国,黄金储备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而中国面临的国际局势复杂多变——美国四处制造风波,一方面挥舞关税贸易大棒,另一方面对台海问题进行挑衅。中国已经清楚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在官方总结中使用了“风高浪急,惊涛骇浪”这两个词,意味着我们复兴之路将更加艰难。
然而,中国凭借强大的自我韧性和灵活的战略眼光,已经为应对外部风险做好充分准备。一方面,我们在加强军事力量建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外部威胁;另一方面,美国也在印太地区加紧布局,试图通过将战场拉向亚太地区来遏制中国崛起。美国可能忽视了一个事实:我们早在东南沿海地区布置好了防御系统,准备应对一切威胁。中国的地理条件也使我们在战争中拥有战略优势。从东到西,地形呈阶梯状分布,第一阶梯大多是平原、丘陵,第二、第三阶梯是高原、盆地和山脉。这样独特的地形,使得我们能够在最危险的时刻依靠地形优势展开持久战。抗日战争时,我们就是通过大西南的后方支撑,与日军展开了长时间的殊死搏斗。
如今,凭借现代武器装备和布防,任何敢于挑衅的敌人都将遭遇中国的坚决反击。美国知道,现在并不是两国决战的时刻。中美两国之间就像下棋,尽管美国试图对中国实施合围,但却无从下手。美国发现自己同样身陷危机,因此它最好的选择是与中国合作。如果美国能够放下偏见,顺应历史潮流,在退场时,中国大概率会给予其足够的体面,就像曹丕安排汉献帝退位时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