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起风了!郑丽文出席统派活动,纪念先烈吴石,蓝营掀入党、归党潮
创始人
2025-11-08 02:01:10
0

近期,谍战剧《沉默的荣耀》在两岸热播,让75年前牺牲于此的吴石等先烈重新走进公众视野。

就在这样的历史氛围中,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宣布将出席这里举办的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活动。

消息一出便搅动台湾政坛。

更令人瞩目的是,伴随这一举措,国民党在短短20天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入党、归党潮

沉睡多年的蓝营仿佛被一夜唤醒。

吴石的报国之路

1947年,吴石正式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投身隐蔽战线。

1949年3月的一个深夜,上海愚园路的一处民居里,吴石亲手将一组绝密情报交给中共地下党员何康。

其中那张标注到团级番号的国民党长江江防兵力部署图,为渡江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关键支持。

1950年,因叛徒出卖,吴石被捕牺牲,临刑前他在画册背面写下绝笔诗:“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字里行间满是对国家统一的执着与遗憾。

所以马场町纪念公园作为吴石烈士的就义地,承载着特殊的历史意义。

11月8日,统派组织“台湾地区政治受难人互助会”将在这里举办秋祭追思大会,主题定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两岸同心、振兴中华”。

当主办方宣布邀请国民党主席郑丽文出席时,立刻引发轩然大波。

争议的核心在于,吴石当年是被国民党当局以“共谍”罪名处决的,如今身为国民党主席的郑丽文,要去纪念一位“本党当年的处决对象”,这在国民党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此前朱立伦、江启臣担任主席时,对这类统派活动往往退避三舍,生怕被扣上“亲中”的帽子。

而郑丽文的决定,打破了这种长期的回避姿态。

面对舆论热议,郑丽文的回应既坦诚又坚定。

她在记者会上提到,上世纪50年代的白色恐怖是国共内战冷战对峙造成的时代悲剧。

当年台湾有许多“共谍案”受难者,大陆也有国民党相关人员付出生命代价,这种悲剧不该再重演。

“台湾已经民主转型几十年,早就该尊重不同的政治信仰,不需要再为理念付出生命代价。”

郑丽文的语气沉稳有力。

她明确表示,出席活动不是为了纠结过往恩怨,而是为了呼吁两岸和平,让“沉默的荣耀不再沉默”。

这番表态回应了“立场矛盾”的质疑,不少台湾网友留言表示:“终于有国民党主席敢直面这段历史了”“和平才是大家真正想要的”。

这种直来直去的风格,与此前国民党高层的迂回表态形成鲜明对比,也让很多对国民党失望的民众重新燃起期待。

郑丽文的鲜明立场和务实举措,迅速在蓝营引发连锁反应。

蓝营热潮涌动

国民党11月7日召开的记者会上,文传会主委吴宗宪和发言人牛煦庭公布了一组令人振奋的数据。

郑丽文当选主席短短20天,党内新增2405位党员,其中1412位是新加盟的“新朋友”,993位是回归的“老战友”。

这股热潮并非偶然。

除了资深政治人士,不少年轻人也加入进来。

吴宗宪在记者会上的发言道出了许多入党者的心声。

他痛批当前台湾社会被“政治鸦片”绑架,选举变成“互相泼脏水”,谎言和抹黑充斥舆论,老百姓早已不堪其扰。“

国民党应该是承载民众理念的容器,而不是争权夺利的工具。”

他强调,民生永远大于政治,未来国民党要聚焦改善老百姓生活,而不是陷入无意义的内耗。

郑丽文还通过“改变不只是一句话”的新影片向公众喊话,欢迎所有认同“和平、发展、统一”理念的人加入,“让国民党成为真正为民众发声的政党”。

这种开放的姿态吸引了不少青年人才,有台湾媒体观察到,新入党的党员中,35岁以下的年轻人占比明显提升,这为长期面临“老龄化”问题的国民党注入了新鲜血液。

国民党曾在朱立伦时期陷入党员人数下滑的困境,核心原因就是缺乏振奋人心的理念,对敏感议题一味回避,导致民众失去信心。

而郑丽文的转变,恰恰击中了问题的要害。

她不回避“我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不畏惧统派活动的争议,坚持以“两岸和解”“民生优先”为核心论述,这种“敢说真话、敢做实事”的风格,正是当下台湾社会所稀缺的。

入党潮的兴起,本质上是民心的回归。

当民进党当局沉迷于政治斗争,将司法作为打压异己的工具,让台湾陷入“内耗不止”的困境时,民众自然会向能带来希望的力量靠拢。

吴宗宪将当前的台湾社会比作“鸦片馆”,虽言辞尖锐,却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当政治成为少数人操弄的工具,受损的最终是普通百姓的利益。

吴石烈士用生命追求的,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复兴

郑丽文如今所践行的,是让两岸不再有战争、民众不再因信仰付出代价。

而民众踊跃加入国民党,是希望能有一个真正为民生着想、为和平努力的政党。

这三者殊途同归,都指向了同一个真理。

民心所向才是执政王道。

结语

起风了,这股风不仅吹醒了沉睡的蓝营,更吹来了两岸和平的新希望。

历史不会忘记吴石等先烈的牺牲,民众也不会忘记那些为和平与发展付出的努力。

对于国民党而言,入党潮只是一个开始,如何将这份期待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如何真正做到“民生优先、两岸和解”,才是赢得民心、重返执政的关键。

而对于台湾政坛来说,这场风潮也再次证明。

任何脱离民心的政治操弄都注定失败,只有顺应历史潮流、回应民众期盼,才能走出一条光明之路。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南方观察|全面赋能,“茶山智造... 在东莞茶山镇,一家全新的智能物流机器人工厂刚刚开业,充满科技感的机器人生产线即将高速运转;不久之前,...
景德镇创次方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成...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景德镇创次方陶瓷有限责任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李想,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经营...
格拉苏蒂原创2025年限量臻品... 近日,于北京精品甜品店“NowMansion闹公馆”的现代雅致之中,格拉苏蒂原创甄呈议员梅森腕表——...
台风“凤凰”最新位置公布,将于... 据中国天气11月8日消息,今年第26号台风“凤凰”已加强为台风级,今天早晨5点钟其中心位于菲律宾马尼...
意义重大!秦陵博物院防治土遗址... 本报讯(记者 张潇)一项针对土遗址微生物病害防治这一世界性难题的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记者近日从秦始皇帝...
原创 巅... 说到三国武将,首推“人中吕布”,但论斩将立功,估计就要属关羽最厉害了。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
2025上海——艺术地平线酒店... 打破艺术的界限,渗入日常生活的全新艺术视野 HIAF不仅仅是一场艺术博览会,而是一次 “可共享的艺术...
两岸艺术家福建清流共奏“海峡协... 中新网福建清流11月8日电 (杨玉婷)11月7日晚,福建省清流县龙津学校内弦音悠扬,“海峡两岸琴牵 ...
原创 街...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最大的失误就是任命马谡为街亭的守将,结果导致了街亭的丢失,也让整个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