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苏联和英国是二战时期的三大超级强国,它们的实力与德国相当,比日本和意大利强得多。三国在战争中联手对抗德国,但即便如此,还是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将德国彻底打败。大家都知道,三国几乎掌控了全球70%以上的工业和经济,拥有全球一半以上的资源。那么,为什么这三大强国联手对付德国,却仍然需要这么长时间呢? 首先,尽管美、苏、英三国的综合实力非常强大,但德国也并非轻易就能击败的敌人。在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之前,德国已经占领了大部分欧洲,工业基础雄厚,国力强盛,尤其是其军事力量堪称全球顶尖,闪电战战术令世人震惊,甚至一度差点就打垮苏联。如果没有三国联合起来,单凭哪一个国家都难以抵挡德国的进攻。美国为盟军提供资金和武器,英国则提供资源和矿产,苏联则贡献了大量的士兵和军队。尽管如此,三国还是花了四年时间才彻底制服了德国。这说明德国的实力的确非常强大,如果换成日本,估计战争就能在一年内结束。
其次,虽然美、苏、英三国都是强国,但他们并非一开始就联合参战。二战爆发时,英法两国组成了联盟对抗德国,但法国在战斗还没打多久就投降了,英国也被打得退守到本土。英国凭借英吉利海峡和强大的海军顽强抵抗,而苏联则在德国的猛攻下几乎崩溃,直到美国出手相助,局势才有所改变。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三国之间根本没有形成统一的合力,甚至有一段时间,三国之间还在互相算计和博弈。美国通过援助勒索英国的黄金和科技,赚取了不小的利益;苏联与德国的战斗已经达到白热化阶段,而美英还在旁观,直到1943年两国才开始发力,在北非和地中海展开反攻。但真正决定性的一击出现在1944年,诺曼底登陆后,美英苏三国才全力出击,联手对抗德国。最终,在三国的合力攻击下,德国很快就支撑不住,盟军也很快逼近了德国本土。 最后,虽然德国是二战轴心国的主要力量,但它并非孤军作战。除了德国外,轴心国阵营中还有日本和意大利两个重要的盟友在发挥作用。日本在太平洋和亚洲地区牵制了美国的力量,并对中国进行压制。意大利则在地中海和北非开展进攻,分散了美英的注意力,还参与了德国在苏联、巴尔干等地的作战。除此之外,还有芬兰、罗马尼亚等许多轴心国的小伙伴协助德国作战。像土耳其、瑞典、瑞士、西班牙、阿根廷等一些亲轴心国的国家,也或明或暗地提供了支持。这些因素使得德国能够坚持这么长时间,也是其中一个关键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