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间计是三十六计中的一种,最初是指利用对方的间谍来为我所用,或让对方获得虚假的情报,从而对我有利。后来,它的含义扩展为通过计谋挑拨离间,引发敌方内部的不和。在战国时期,离间计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尤其有四大经典的离间计。
一、田单离间乐毅
公元前284年,乐毅领导燕国联合五个国家的联军攻打齐国,连续攻下了七十多个城池,只有莒城和即墨未被攻克。乐毅认为,仅仅靠武力占领齐国的城市,虽然能够取得表面上的胜利,但无法真正赢得人民的心,因此他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特别是对莒城和即墨。就在这时,燕昭王去世,新上任的燕惠王与乐毅产生了矛盾。齐国的将领田单趁机设计了离间计,派人到燕国,捏造了乐毅的假情报,称乐毅实际上图谋齐国的王位,所以才故意拖延攻占即墨。燕惠王听信了这个谣言,加上本来就对乐毅久攻即墨不克心生怨恨,便决定更换将领,派骑劫代替乐毅指挥。乐毅最终逃亡至赵国。骑劫接手后,田单利用火牛阵大破燕军,最终夺回齐国,并杀死了骑劫。
二、范睢离间廉颇
公元前259年,秦赵长平之战爆发,赵王派遣廉颇率军攻打秦国。廉颇采取了坚守策略,赵军守住营垒不出,秦军数次挑衅,廉颇却毫不理会。为了削弱赵国的战力,秦王任命了范睢为谋士,范睢建议秦王通过谣言离间赵国高层,遂派人到赵国都城散布消息,称廉颇老了,已经没有战斗力,屡战屡败,反而赵奢的儿子赵括年轻有为、能带领赵军取胜。赵王信以为真,决定任命赵括为新将军,取代廉颇。赵括上任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防守策略,撤换了许多军官,并主动进攻秦军。秦国见赵括出征,便暗中派遣武安君白起带兵迎战。白起以示弱的姿态诱敌深入,最终在长平大败赵军,赵括被射杀,赵军四十万士兵全数被坑杀,赵国陷入危机。
三、秦国离间信陵君
公元前247年,秦国进攻魏国,信陵君担任魏国的上将,领导齐、楚、韩、赵、魏五国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秦国名将蒙骜战败逃亡。联军乘胜追击,攻至函谷关,秦军关门不出。秦王开始忌惮信陵君的实力,便派人持重金去魏国,企图离间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同时,秦国还派人冒充祝贺信陵君登基的使者,故意让魏王更加怀疑信陵君的忠诚。魏王受到了这些消息的影响,决定让信陵君卸任兵权,由其他人代替信陵君。最终,五国联合攻秦的计划因信陵君失去兵权而失败。
四、王翦攻赵
秦国派王翦进攻赵国,赵国派遣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屡次战胜秦军,甚至杀死了秦国将领桓龄。王翦因此害怕李牧,决定采取离间计。他贿赂了赵王的宠臣郭开等人,让他们在赵王面前挑拨离间,散布谣言说李牧和司马尚暗中与秦国勾结,意图反攻赵国,从而获取秦国的封地。赵王听信了这一谣言,对李牧产生怀疑,并最终将他罢免,导致赵国的防线变得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