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史:杨廷和为什么斗不过嘉靖,其实并不是因为嘉靖太聪明!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有哪位皇帝被认为最聪明,那么毫无疑问,嘉靖帝便是其中之一。我们可以从一个小细节看出嘉靖的聪明——在他仅14岁的时候,就成功地与权臣杨廷和进行了一场较量,并且最终获胜。这一事件已经足以证明嘉靖的智慧不容小觑。而杨廷和,作为明朝的一位重要权臣,不仅仅是一个普通人物,他的智谋也非同一般。作为权臣,杨廷和的智慧自然不能被低估。然而,正是因为他与嘉靖发生了冲突,最终才失败。嘉靖能在如此年轻时轻松击败杨廷和,这其中其实并不是嘉靖特别聪明,而是因为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
事实上,杨廷和一生中的最大错误,就是让嘉靖继位成为皇帝。杨廷和原本以为14岁的嘉靖可以很容易地控制,但没想到嘉靖不仅没有被控制,反而将杨廷和彻底压制。由此可见,杨廷和的处境有多么尴尬和无奈。嘉靖当时不过是一个孩子,却能如此巧妙地应对权臣的压迫。杨廷和不能胜过嘉靖,除了嘉靖聪明之外,还与他自身的性格有关系。杨廷和在当时的行为也显得有些自负,他本想着利用嘉靖的弱小来控制朝政,然而他却未曾料到,自己反而成了嘉靖的“对手”。
杨廷和原本认为,通过把嘉靖扶上皇帝的宝座,自己可以暗中操控朝政,甚至把自己当做幕后大佬。说白了,他想找一个傀儡皇帝,这样自己就能享有无上的权力,掌控整个政局。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心思是错误的。心术不正的人,最终难以得到应有的回报。正如古语所言,“邪不压正”,杨廷和最后败给了正直、果敢的嘉靖,这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杨廷和与嘉靖之间的最大争执,主要源自于两位皇帝父母的身份问题。大家都知道,大明朝一共有17位皇帝,但嘉靖的父亲其实是他自己追封的皇帝。如果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明朝的皇帝应当只有16位而已。杨廷和非常反感这个问题,他不仅让嘉靖将前皇帝视为父亲,还要求嘉靖称自己的亲生父亲为“伯父”。这种做法显然不合常理,不仅对嘉靖本人极为不公平,对于普通人来说,恐怕也难以接受。换作是普通百姓,谁会愿意接受自己的亲生父亲被称作伯父呢?更令人吃惊的是,杨廷和还试图迫使大臣们共同支持这个荒唐的决定,这也让杨廷和的野心更加明显。可见,杨廷和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更多复杂的权力斗争和个人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