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1月底,在我党地下党员罗广斌思想工作下,一名国民党狱警被策反,最后包括罗广斌在内的19名地下党员,成功逃出国民党监狱。
多年后,罗广斌写下了一部红色小说《红岩》,通过罗广斌的笔,后人了解到了江姐等多位烈士的光辉事迹。因为写下多部红色书籍,罗广斌这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也被后人深深铭记。
1948年3月,在江竹筠等人介绍下,罗广斌正式成为我党党员。
江竹筠正是红色小说《红岩》中江姐的原型人物,和我党革命烈士江姐,罗广斌是有过一段时间接触的,某种意义上说,江姐也算是他的革命引路人。
1948年8月,罗广斌带着一个绝密任务来到家乡成都。这次回来,罗广斌将不惜一切促成其兄长罗广文起义。
罗广文是国民党第15兵团司令,是四川地区一等一的军方高级将领,如果罗广文可以起义,这将对我党解放大西南,起到重要作用。
罗广文是国民党中将,手握重兵,出身黄埔的他,当然不可能轻易被弟弟说服,在罗广关看来,虽然解放军在战场上势如破竹,可是大西南此时尚属于“大后方”,此时,还没到起义的时候。
另外,享受惯了荣华富贵的罗广文,也舍不得国民党给予他的权力和地位。
仔细查阅历史资料可以知道,生性多疑的蒋介石,对下属从来不会真正的信任,大部分高级将领身边,蒋介石都安排了特务。
罗广斌回家后不久,特务们便以“共党嫌疑”逮捕了他。
鉴于罗广斌和罗广文的特殊关系,特务们对罗广斌非常客气,他们没有动刑,因为这个,同在一所监狱的我党党员们,一度误会罗广斌背叛了组织。
审讯室里,特务们告诉罗广斌,只要他登报公开脱离共产党,他马上可以恢复自由,罗广斌正气凌然得告诉特务,他绝不会背叛。
保密局西南区负责人徐远举没办法之下,只好找到罗广文说道:“罗司令,你弟弟是共产党啊!我已经给过他机会了,可他硬是要一条路走到黑啊,这件事很不好办啊。”
罗广文知道徐远举是在试探自己,于是,罗广文说道:“身为党国军人,国家利益应该放在第一位,对于我弟弟,你们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
得到罗广文“同意”后,徐远举开始对罗广斌用刑,尽管敌人对他严刑逼供,可罗广斌始终没有低头。
后来,罗广斌父亲亲自来到监狱劝说,可罗广斌始终坚定信仰。
1949年11月,就在大西南即将解放的前夕,国民党开始屠杀关押在重庆监狱里的我党党员和进步人士。
江姐等众多革命志士,就是在这个时候被杀的。
与此同时,罗广斌开始秘密组织越狱行动。他将策反对象放在狱警杨钦典身上。
杨钦典曾参与杀害杨虎城秘书之子的行动,他害怕自己以后遭到我党清算。
罗广斌代表组织承诺到,虽然杨钦典曾经犯下过错误,可是毕竟是听从命令,如果杨钦典可以配合大家越狱,那么这个功劳,足以让他功过相抵。
在杨钦典协助下,罗广斌和其他18名党员,分成五个小组,成功逃出监狱。
罗广斌是一个信守承诺的人,出狱后,罗广斌向重庆党组织反映了杨钦典的情况。最后,重庆公安局代表组织宽恕了杨钦典。
同年12月25日,罗广文率领两万多部下发动了起义,应该来说,罗广文起义,更多是因为看到国民党大势已去。但不可否认的是,罗广斌的统战工作,是起到很大作用的。
对于罗广斌来说,入狱的一年多时间影响了他的一生,江姐等烈士的英勇不屈,国民党特务对我党党员的屠杀,这些事情都让罗广斌内心无法平静。
上世纪五十年代,罗广斌决定将自己在重庆监狱经历的,看到的,听到的烈士故事写下来,罗广斌对友人说道:“江姐这样的烈士,应该让后人永远铭记,我要写一本红色书籍,让后人深入了解到烈士们的英勇故事。”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罗广斌与多位作家,合写了《红岩》等多本红色书籍,通过这些书籍,后人们深入了解到了江姐、小萝卜头等多位烈士的英雄事迹。
特别是《红岩》一书,一经出版便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短短几年,便销售几百万册,甚至陆续被翻译十几种文字出版国外。现如今,这本书销量更是超过一千万册。
十年特殊时期,罗广斌被“打倒”,一些阴谋分子污蔑他是叛徒,还拿解放前的大地主家庭做文章,除此以外,一些人还污蔑他1949年逃出重庆白公馆监狱是一场阴谋。
与此同时,罗光斌所著的《红岩》也被认定为反动书籍。
1967年2月,在一些阴谋分子陷害下,罗广斌被政治审查。
2月10日,罗广斌趁守卫没注意,跳楼自杀。对于罗广斌的意外死亡,他的妻子一直不相信,罗广斌的妻子指出,罗广斌当年在国民党重庆监狱受尽折磨都没有自杀,现在他怎么可能选择自杀呢?
虽然罗广斌之死疑点重重,可是在那个特殊时期,没有人会真正深入去调查。
1977年,《红岩》被批准重新出版。
一年后,罗广斌恢复名誉后,他的妻子重新开始调查自己丈夫真实死因。
1982年,经过多个部门的联合调查,再加上几个当事人的说法,有关部门认为,罗广斌自杀可能很小,有很大可能是他杀。不过,因为事情过去多年,再加上十年特殊时期的特殊性,更加具体的资料,已经很难查找,害死罗广斌的真凶也成为历史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