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宋时期的边境冲突,相信多数人会想到两个:一个是契丹,一个是西夏。
当然,从文学角度来说,契丹算是北宋最强大的对手——因为杨家将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而杨家将主要的内容就是讲北宋和契丹的战争。不过,从历史来看,北宋真正的对手是西夏——因为宋真宗时代以后,北宋和契丹就保持了和平。倒是和西夏处于长期战争状态。不过,在契丹和西夏之外,北宋其实还曾在一个外患面前吃亏。而这个外患,就是越南。
甚至越南还曾在南宁搞个屠杀。只不过,因为这段历史不论是文学上还是历史上都很少有人提起。所以除了资深历史爱好者,还真没几个人知道这个事儿的。
1、背景
事情发生在宋神宗时期。此时的大宋朝处于一种必须改革的状态。说必须改革是因为此时宋朝的社会问题很严重。
我在其他文章里说过:几乎每个古代华夏王朝的开国皇帝,都是高级程序员:他们都会对前朝的崩盘因素,将其视为漏洞,然后进行有针对性的修订。所以,赵匡胤也好,朱元璋也罢,其实都可以视为高级程序员。
北宋赵家兄弟认为,唐朝以来的悲剧,是两点造成的:一个是流民作乱,一个是藩镇割据。于是赵家兄弟搞出一系列的修复活动:比如宋廷喜欢收纳流民当兵。同时压缩节度使权限,避免藩镇割据形成。此外,对于农民起义,宋廷也确实喜欢招安(所以《水浒传》里面,宋江喜欢招安,也是有时代背景的)。
不过,宋朝不断吸收流民当兵,此外,还养了大量的闲散官僚,虽然这些保证了皇权安全,但也给宋朝的财政造成了极大压力。所以在宋神宗时代,宋朝的内忧外患积累了一堆问题。宋神宗作为新一代大宋APP的高级程序员,有必要修复这个问题。
于是,有了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变法期间,因为宋朝和越南边境的宋朝军队也开始改革,这引起了越南方面的高度恐惧。宋朝和越南的战争由此酝酿起来。
2、南宁屠杀
越南朝廷经过一番研究,决定先下手为强。于是西元1075年冬天,越南大将李常杰率领越南军队对宋朝的广西地区发动进攻。而当时广西地区的宋兵没有意识到越南军会先下手为强,顿时猝不及防。越南军很快攻下钦州等北宋重要城池,并且占领邕州(也就是现在的南宁)。
邕州被越南军攻占以后,因为越南军攻占这里付出了一定的伤亡。因此当时越南统兵将领李常杰十分愤恨。故而,李常杰下令越南军士可以在邕州进行无差别杀人。并且越南史书将其视为英雄壮举加以宣传。而邕州城内近六万百姓,就这样遭到越南军的屠杀。这便是宋朝历史上的南宁大屠杀。
邕州遭遇的惨状很快惊动了开封方面。宋神宗其实可以视为弱化版汉武帝:就是宋神宗理想很高,也确实对外扩张:汉武帝夺取河西走廊,宋神宗也实现了河湟开边;汉武帝打崩匈奴,宋神宗也一度把西夏推向灭亡边缘。只不过,宋神宗接盘大宋的时候,居民不如当年的汉武帝接盘的西汉。这也限制了宋神宗的事业上限。
所以宋神宗对于越南人的行为表示怒不可遏。于是宋神宗派遣大军前往广西,打算狠狠修理一下越南人。
3、结局
李常杰也在邕州听说天朝皇帝出动大兵前来讨伐的消息。李常杰毕竟不敢同宋朝大部队硬刚。于是带着越南兵逃回越南。而宋兵也趁机追杀李常杰的队伍到越南境内。双方在越南境内大打出手。最终,越南军遭到了一定的挫败。不过,在前线的宋兵也因为粮草补充困难、大量宋兵水土不服的缘故,无法继续支持战争。所以双方的对峙处于僵化状态。
当然越南方面先慌乱了:越南赌不起。万一宋廷把战争持续下去,越南会先崩盘。于是越南国王派人到开封向宋神宗求和。而宋廷也感到财政缺口太大,于是答应收兵。
就这样,战争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