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正三年(1575年),织田信长与德川家康联手,联合军与武田军展开了激烈的长蓧之战。最终,织德联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对于武田家来说,这场战争带来了极为沉重的损失,尤其是武田信玄精心培养的核心家臣团几乎全军覆没。因此,许多人认为武田家在长蓧之战后不久就会被织田信长消灭,许多史诗剧《利家与松》也呈现了这一情节。
然而,根据历史记录,长蓧之战发生在天正三年的6月,而武田家在天正十年(1582年)才灭亡,也就是说,尽管武田家在长蓧之战中遭受了重创,但武田胜赖坚持了近七年,直到1582年才被织田信长彻底击败。那么,面对如此巨大的损失,武田家为何还能坚持这么久呢?我个人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首先,长蓧之战胜利后,织田信长并没有立即集中力量彻底消灭武田家,而是将更多精力转向了其他战场。织田信长开始集中力量对付近畿地区的敌对势力,例如本愿寺等,并试图通过与毛利家建立联系来巩固自己的势力。与此同时,织田家在东部的主要力量,也被上杉谦信在北陆道的攻势吸引,暂时减少了对武田家的攻击。德川家康此时则忙于处理内部事务,比如处理家族的内斗,甚至杀妻诛子,导致他也没有足够的资源和精力来进攻武田家。
第二,武田胜赖在长蓧之战后并没有放弃,而是迅速调整了外交策略。他先后与后北条家和上杉家建立了同盟关系,另一方面,他也努力缓解与织田信长和德川家康的紧张关系,甚至主动将当年被武田信玄俘虏的织田信长之子织田胜长送还,还献上了太刀和马匹以示臣服。尽管这些外交调整最终未能挽救武田家,但至少争取到了几年的喘息时间。
第三,虽然长蓧之战给武田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场战斗也清除了武田胜赖与信玄旧臣之间的矛盾,尤其是那些与武田胜赖关系不睦的家臣几乎全军覆没。此后,武田胜赖依靠诹访家族的旧臣和部分一门外样的力量,逐步重建了武田家的核心家臣团。尽管后来的甲州攻略证明,武田胜赖并未能完全解决内部问题,但信玄旧臣几乎全灭的事实确实缓解了武田家内部的矛盾,为胜赖的统治带来了短期的稳定。
下一篇:2025中华文化天府论坛今日启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