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每当后人们去回忆清末年代的屈辱史的时候,全是腐败、无能……这就是现在人们的评论,说到当时的大臣,同样没有什么好词汇,就从历史课本来说,这些大臣不是被派遣,就是去签不平等条约,替晚清的政府被各种黑锅和骂名,例如李鸿章,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但是随着这么长时间学者的研究,人们的评价慢慢的也变得客观了不少,让我们发现了这些大臣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例如曾国藩,就被称为是“千古第一完人”。
曾国藩是晚晴的重臣,对历史的影响也非常大,虽然家庭不是很显赫,算是当时大臣里面最差的一个,但是却能够担任总督、大学士,在非常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但是随着学者的了解,他的黑历史把发现了非常多,滥杀无辜,烧杀抢夺,手段非常的残忍。现在再来看“人无完人”的评价,是不是多少有点滑稽呢?
他出身很普通,祖辈中并没有过中榜的,他自己也是用了七年的时候才考上了秀才。对此还有一个小故事,有一天晚上,小偷准备潜入他的房间偷东西,恰好他在背一个文章,一直到了凌晨还没休息。小偷在房梁上等的都着急了,跳下来跟他说我都背会了,于是很生气地离开了。由此能够看出,他并不是聪明,一直是靠着努力,就这样还考上了秀才,这就是他一生的处世之道。
他认为圣人之所以跟凡人不同,就是因为有色欲,所以他决定戒色,开始检点自己的行为。就算孔子说“食色性也”,他也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抑制了本性。另外他在用人方面也很有一套,还写了有关的巨著。他一生都严于律己,为清朝做出的贡献非常多,派遣了第一批学生留学、建立第一艘轮船等等,这些都是他的闪光点,那又因何来的辱骂呢?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时候,他的行为实在是让人气愤。当时他的命令大概是,多杀不要紧,但不能漏杀,这也使得他成为了最大的刽子手。根据当时的报道,他们用了奸杀、开膛等等各种残忍的手段,南京一时成为了血城,学识渊博的他也成为了当代的“恶魔”。而且在这次失败之后,他不但不去抚慰难民,反而觉得他们是叛军的家人,把他们关在城里,最后饿死了。这场运动的领导者去世以后,他还是不妨苏,把他从墓中挖出来,切成了肉酱。这样的一个“完人”,虽然戒了色,一生严于律己,做了无数的贡献,最后却摆脱不了仇恨的阴霾。
且不说他对于国家的贡献,就看他如此的狠毒,就不能被叫做是“完人”,只不过他的这种品格使得大家称赞和学习,他在教会我们严于律己的时候,也给了我们前车之鉴,要宽以待人。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