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彰显大唐尚武精神的他,为何史书不给立传?
创始人
2024-11-02 03:09:10
0

原标题:王玄策:一人灭一国,彰显大唐尚武精神的他,为何史书不给立传?

王玄策:一人灭一国,英名沉汗青

有些总喜欢将古代人物三六九地分个等级,排个名次,提出一些难以回答或根本不会有结论的问题,比如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武将是谁?我看了一下回答,白起、霍去病、关羽、陈庆之、岳飞及项羽的一堆,当然,也有说是吕布或赵云的,这肯定是小说看多了。

在这一堆的名将中出现的一个名字让我很吃惊,这对一般人来说,完全是一个闻所未闻的名字,其陌生程度远超出想象,说个几无人知当不为过,除非是资深的历史爱好者或专业人员,否则是不可能知道他名字的,这便是王玄策。

这实在是一个极少有人提及的名字,正史无传,野史无名,只是在历史文字的缝隙中有着点滴的记述,但支撑他所谓“第一战将”声名的却是响当当的五个字,“一人灭一国”。

说他是第一战将肯定是不太合适的,且不说他的战绩如何,对大唐王朝的贡献怎样,因为他本身是个文职官员而非武将,所以,这完全属于风马牛不相及的张冠李戴。

王玄策在正史是没有传的,洛阳人,生卒年不详,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大约在今天的广西罗城一带,仅由此便能知道,当时的史官并没有拿他当回事。

他是唐太宗时代的人,仕途经历无踪可觅,也不知如何从一个县令的职官去了中央,做了右率府长史,也就是太子护卫军队里的高级参谋,当时印度的中天竺送使节来唐,他作为副使回访印度,遂成为一名大唐帝国的外交官。

继而他又作为正使率队再次出使,但被刚上任的中天竺的新国王拒之门外,还派军队劫掠使团并逮捕了所有成员,后来王玄策设法逃脱。

作为一名外交官,按说他只要回去复命便算完成任务,还可获得一堆的安抚,继续当他的官,但王玄策却不是,他实在是忍不下这口气,跑去吐蕃和泥婆罗两国借兵,经过血战,一举将中天竺击溃,报仇雪恨。

十年后,他再次出使印度,访问山南各国,著有《中天竺行记》一书,可惜失传,只有部分散逸残篇传世,至于他回来后的事,史书只记载了唐太宗封他为朝散大夫一职,其他便无一字记述。

这大概就是有关王玄策的全部事迹了,诡异的是,对于这件彰显我大唐帝国声威和脸面的壮行,唐朝廷处理得很是低调,不温不火,像是没事人儿一般的就过去了,而无论是五代刘昫的《唐书》,还是宋代欧阳修和宋祁编撰的《新唐书》,对此事都惜字如金地讳言莫深,以至于后世几乎将这事忘却了。

自汉武时张骞通西域始,同各国的外交便成为中原王朝的一项重大事件,在远离中央,通讯不便的情况下,处置意外和极端的事件时有发生,班超的“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傅介子斩楼兰王首悬于城头的壮举,赢得后世多少人的赞叹。

独独这王玄策,以他维护帝国荣誉,借兵灭敌的不世之功被当时的唐太宗视而不见,不褒不贬,赏一个仅五品的官职了事,史官亦三缄其口,不但不为王玄策立传,连这灭敌国之大事也不愿提及,岂非咄咄怪事。

王玄策与班超和傅介子的行为一样,都是没有皇帝诏命的擅自行为,行的是紧急情况下的强力反击,对朝廷来说,失败了,自然就再想其它办法,徐图进展;赢了,当然是大喜过望,封官赐爵,例如这班、傅二人都是被封了侯的。

而王玄策之所以没有被褒扬,其实是有深层次原因的,因为,他破坏了唐太宗的战略大计,弄得李世民很是不爽,所以,不贬你,杀你便是万幸了,那封侯之事是想也别想的。

对唐王朝来说,当时最大的外患是吐蕃,势力范围大致为今天的青藏高原,大唐一直对其采取的是和亲政策,如文成公主入藏等,但因为民族多而复杂,各种势力各自为阵,是名义上的统一体,根子上还是各自为阵的部落联盟。

虽然唐王朝同首领松赞干布的关系很好,但他对手下那帮小兄弟的胡作非为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这些部落势力对唐王朝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对边地民众的伤害也几如当年匈奴犯边一般,让太宗头痛不已。

于是,太宗对吐蕃南边的天竺国便格外的看重,欲想效当年汉武帝派遣张骞联合大月氏行牵制之事,所以数次派使团示好,仅王玄策使三次出使,当然,也有考证说四次的。

但当王玄策作为正使率团出使时,恰逢天竺内乱,一分为五,尤以为中天竺自立为王的阿罗那顺嚣张,杀使抢物,于是王玄策便向邻国借兵,亲为指挥征伐。

据《资治通鉴》记载:“玄策脱身宵遁,抵吐蕃西境,以书征邻国兵,吐蕃遣精锐千二百人、泥婆国遣七千馀骑赴之。”

经过数次激战,大获全胜,并将阿罗那顺及王妃、王子等男女臣民一万二千余人,悉数押解回长安献俘,顺带着还赶了三万余头牛马回来。

书载:“余众尽坑杀,远近城邑降五百八十所,虏男女万二千人,牛马三万余头匹。天竺震惧”,不过,这坑杀多少人虽然没数,却也显出了王玄策的冷血和残暴,这应该不是唐太宗所希望的,虽然他玄武门也无情,但毕竟后来还是将仁爱的面纱顶在头上的。

远离大唐,以一已之力说服番邦借兵,大胜而还,这“一人灭一国”之壮举远胜班超不知多少倍,同后来常惠借异国军队攻匈奴其难度也不在一个层面上,毕竟常惠有着绝对的兵力优势。

但是,这样惊天动地的却打乱了唐太宗以夷制夷,夹击牵制的基本国策,在欣赏王玄策功业的同时,太宗也有难言之隐,因为王玄策打的一个本是该合纵连横的对象,于是便装着没这回事一样的冷处理了事。

一位文官竟然有如此胆略,且领兵后势如破竹的百战百胜,一血耻辱,这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有点匪夷所思,他不仅有辩士的智慧与口才,还有武士的壮心与将才,妥妥的文武全才一枚,所以,有人将其列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战将”绝对是有道理的。

但是,皇帝的态度决定了史家的态度,正史对这事也不便张扬,于是,王玄策便在不被重用的默默中,消失在历史帷幄的深处,他虽然立下“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后世也没几人知道他曾的辉煌了。

当时要去印度,其艰难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王玄策走的路线同唐僧是不同的,后者是一路向西,经西域而南;而王玄策则是直接从西南而下,经青藏高原,穿越喜马拉雅至泥婆罗,即今之尼泊尔后方能到达,当然,后来这条路广为人知,这便是茶马古道。

且不说王玄策借兵灭国的果毅,光是这行程的艰难都应该给他点个大大的赞,何况他打的并不是不堪一击的对手,而是拥有六万之众的“象兵”,那可比战马上的厮杀是难多了,而他借来的兵仅一万余众。

细想起来,王玄策之所以声名不彰,还有一个很诡异的原因,他从天竺带回金银财货无算,无用之人皆坑杀,除国王妃嫔及王室主要成员外,亦带回了不少有用的人才,比如艺术,文化等门类中的出类拔萃之人。

时值唐太宗病重,国内医家束手无策,于是便有人举荐王玄策带回的一个名叫罗迩娑婆的印度和尚,此人吹嘘能炼长生不老之药,于是,便让他来炼丹救命,进而以求长生。

谁知太宗服了那和尚炼制的丹药后,不久便归了天,年方52岁,正值壮年之际,于是坊间便把太宗的死因归于误食丹药上,因为这“蒙古大夫”是王玄策带回的,自然是难辞其咎的。

其实太宗沉疴已久,食药太多,这和尚的丹药只是没有能起死回生罢了,要将太宗的死因算在这和尚身上就没道理了,更不能让王玄策躺枪。

如果太宗真是误服这罗迩娑婆所炼的“胡僧药”而死,早就将这和尚一刀剁了去,而不仅仅是赶出内廷了事,而那王玄策怕也难免一死吧。

不过,史家对此有所忌讳而不为王玄策扬名立传,其中是否也有这原因就不得而知了,是否在他们看来,王玄策私自借兵灭国,虽然看上去彰显国威,也多少有点公报私仇的意思,未必符合国家的总体战略。

就事后来看,形势的发展似乎有些不是大唐王朝希望看到的,吐蕃因无天竺牵制,全后顾之忧,不断地发展壮大,到安史之乱时,竟出兵将唐朝首都长安也给占了去,这时的天竺也再不对唐王朝行拜老大之礼了。

作为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对中国的影响是极大的,但是,现在的人们只记得有个独行的玄藏,沉浸在吴承恩在《西游记》里的神仙鬼怪的世界中,而对真正让印度人至今提之胆寒的王玄策,国人却几乎一无所知。

王玄策不用国家一兵一卒,一人征服印度的功绩令人惊服,他却没有成为唐史中名声彪炳的英雄,这不是王玄策的悲剧,而是历史的无情!

印度,作为中国曾经历史上的友好邻邦,现在是对我国经常挑衅,摩擦不断,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每当我看见此类新闻时,脑海中便会浮现出王玄策的形象,以及陈汤的那句千古铮言,“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相关内容

原创 ...
时隔两年多,新一季“杜兰特去哪儿”的连续剧又要揭开帷幕了…… 两年...
2025-04-18 16:09:09
丽江古城木府风云深度游:纳...
走进自然雕琢的外星世界 在地球上,有这样一个地方,它仿佛是从科幻电...
2025-04-18 07:07:00
原创 ...
特朗普政府4月12日公布的37页豁免清单中,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
2025-04-17 12:11:28
原创 ...
###茶杯用久有茶垢不卫生,别用纸擦,教你3招,轻松清洁茶杯 在...
2025-04-17 09:13:45
原创 ...
农夫山泉最近又干了一件大事。 3月31日,由农夫山泉公司在云南普洱...
2025-04-17 07:20:31
原创 ...
予方聊生活 古力娜扎18岁时,在《轩辕剑》中出演了神女——小雪,名...
2025-04-17 07:11:04

热门资讯

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 原标题:汉朝营救苏武时,顺带救回一个无名小卒,多年后成为匈奴克星 题记 中原和...
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 原标题:丰臣秀吉与明朝大战前,为何不先解决德川家康?结果被他反扑 提及万历年间...
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 原标题:秦始皇陵该不该发掘?专家为何主张“不要动”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的...
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 原标题:窦荣定曾孙窦孝谌有两女,嫡次女嫁给唐睿宗,一女李隆基养母 窦孝谌有墓志...
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 原标题:西北野战军5名纵队司令员,哪个人战绩最强 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我...
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 原标题:赵国和秦国打了数百年,两国王室居然是兄弟,秦始皇应该叫赵政! 秦国和赵...
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 原标题:1949年后,国军有哪些部队撤到台湾,在台命运如何 大家都知道,自三大...
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 原标题:武圣关羽,见谁都叫匹夫,唯独这5人不是!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这个人物的...
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 原标题:马未都4件镇馆之宝:堪称国宝级,究竟值多少钱,一般不轻易透露 马未都4...
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 原标题:从《太祖皇帝钦录》入手看朱元璋屠戮功臣时,晋王朱棡所起的作用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