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专营取消,晋商有何底气迅速接手:河东盐池、铁产量天下第一
创始人
2024-11-02 03:09:08
0

原标题:盐铁专营取消,晋商有何底气迅速接手:河东盐池、铁产量天下第一

早在明朝以前,山西商人已经在中国北方大地上活跃上千年。汉代即呈现出“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的繁荣景象;到了宋朝,“花花真定府,锦绣太原城”的民谣已经开始四处传唱。但晋商真正的崛起,却是从明朝才开始起步的,到了清朝年间山西已经号称“海内最富”,可以与徽商平分天下。那么,明清两朝的山西商人为何会突然崛起呢?

明朝初年“开中法”,给山西商人的发展提供了千年一遇的大好时机

洪武三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王朝以后,溃败大漠之中的元蒙残余势力仍然拥有数十万骑兵,随时可能南下侵扰,维护北方地区的稳定和百姓安全成为明朝政府的当务之急。沿着蒙汉旧有的分界长城一线,朱元璋派出第4子朱棣等皇子皇孙率领大军驻守,并督导沿边地方大规模修筑加固长城,形成一道有效抵御蒙古军队南进的坚固屏障。

九边重镇驻扎的几十万明朝军队,形成了对元蒙残余势力最有效的武力震慑。加上从朱元璋开始加固和修筑长城,历经成化、嘉靖、隆庆、万历几朝,始终没有停止,可以说修筑长城几乎与明朝政府相伴始终,同时也需要征调大批的民夫。如何保证如此多的军队和民夫物资供应,成为明朝政府必须解决的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

食盐专卖政策的改变让山西商人占尽天时地利

在大明王朝建立的第三个年头,也就是洪武三年(1370),政府实行了开中盐法,“召商输粮而与之盐”。也就是说,商人只要按照命令将足量的粮食运送到北边重镇,就能得到政府颁发的食盐专卖许可和盐引,然后到指定的产盐区领取食盐,回乡销售。由于官府同时停止用现银购买盐引一途,运粮换盐成为商人的唯一选择,从而通过动员民力保证了北方驻军对粮食等大批物资的需求。

九边驻军人数,最盛时达到80余万,耗费的军饷更是逐年递增,最初仅40余万,到了隆庆年间已经加至280余万,形成一个庞大的军事消费区。其中山西境内就有大同、太原二镇,环绕着边镇总兵的驻地,还设有大大小小十几个边防卫所,这就为山西商人的发展提供了便利。自古以来,山西商人就通过河东盐池贩盐获利,对食盐生产、运输、销售的全过程都非常熟悉,因此在此次贩盐生意中占尽先机,经营范围迅速扩大到全国。

铁业官营政策的取消,让铁矿产量第一的山西如虎添翼

由于山西商人对支援边关前线发挥的积极作用,官府除了河东盐场以外,又将天津长芦盐场和南方的两淮盐场专卖权也授予他们。山西商人们凭借特有的精明,迅速在这两处占据了相当的份额,与当地盐商平分秋色、分取利益。后来甚至连京畿地方也被山西商人插足。据《明太宗实录》卷128的记载,明朝政府曾专门下达了一道诏令:“今山西商民于顺天府中纳盐粮,宜令顺途就各卫所。

洪武后期,官府为了保障九边大军的武器装备供应,取消了铁业官营政策。当时山西有32个州县盛产铁矿,产量居全国第一,冶铁技术和铸铁工业也全国领先,加上常年游走天下贩盐的经历,使得山西铁制品很快行销全国,除了兵器之外,还有各类工具、生活用品,甚至还有铁牛、铁狮子之类的工艺品。

由于山西商人第一时间抓住了官府开放盐、铁专卖的良机,因此迅速在商界异军突起,积累了巨额财富,为清朝建立后进军大草原和俄国市场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国首个“全国茶叶碳足迹数字化... 钛媒体App 9月4日消息,中国首个聚焦茶叶全产业链碳足迹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全国茶叶碳足迹数字化...
原创 秦... 大秦最后一轮明月——败军之将章邯(5) 主笔:闲乐生 在秦末风起云涌的反秦战争中,章邯之所以能在前线...
原创 东... 提到三国时期的武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蜀汉的五虎上将,或者曹魏的五子良将。然而,东吴的四大都督,...
隋炀帝扬广:一个被历史误解的皇...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隋炀帝杨广常常被视为暴君的代名词。他的统治被指责为奢侈、残暴,甚至是导致隋朝灭亡...
原创 最... 1933年3月初,红军在四川大巴山深处的木门场举行扩红招兵活动。一位连长热情洋溢地讲述了参加红军的十...
原创 玉... 看过西游记的都知道,玉皇大帝是三界的主人,而每次与玉皇大帝一同出现的那个女性,就是我们常说的王母娘娘...
原创 王... 历史上关于王莽的评价很多,褒贬不一。有的人认为王莽就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篡逆者,也有的人认为他是伟大的改...
原创 为... 提到扁鹊,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我们这一代的历史课本中,常常能看到许多关于他治病救人的传奇故事,在许多人...
原创 印... 印第安人是生活在美洲大陆的土著民族,若仔细观察他们的外貌,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印第安人的长相与...
原创 地... “你你你,怎么是你?你竟然活着回来了?” 一地主和长工阔别两年,本以为会阴阳两隔,这辈子不会再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