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清宫剧中,我们经常能看到“大内侍卫”这一角色,他们的外形和普通的太监差不多,唯一的区别就是衣服不同。特别是一些侍卫如果是剧中的主角,往往长得非常英俊。例如,《还珠格格》里的尔康和尔泰,以及《延禧攻略》中的富恒,都是剧中的大内侍卫,而且他们都在皇帝面前工作,既武艺高强又英俊。那么,现实中的大内侍卫真的是这样吗?其实,电视剧里的形象并不完全真实。
晚清时期有一些黑白照片,揭示了大内侍卫的真实模样。那些侍卫看起来不仅面容严峻,身材也是虎背熊腰,他们时刻带着刀剑,确保宫廷的安全。那究竟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大内侍卫”呢?
清宫侍卫的诞生
大清的“大内侍卫”制度起源于皇太极时期。在努尔哈赤时期并没有专门的侍卫系统,只有皇帝挑选一些人做自己的随侍人员,如果需要打仗,还得外调其他人。而皇太极继位后,逐步建立了一个稳定且独立的侍卫团体,之后还设置了专门负责管理侍卫的“侍卫总管”和大臣。
大清建立后,皇太极任命了“内大臣”负责侍卫管理,从满蒙两族的勋贵子弟中挑选大内侍卫,任务是随时在宫中待命,保护皇帝的安全。侍卫的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前宫,并不允许随便进入后宫,因为后宫住着的是皇帝的嫔妃。而与太监不同,侍卫不需要接受宫刑,因此他们不得随意进出后宫,也不能和宫女发生私情。
随着清朝等级制度的发展,大内侍卫的规矩逐渐增多。皇帝的侍卫与其他王亲贝勒的侍卫有所不同,侍卫的等级分为一等、二等、三等。皇帝侍卫的级别比其他王亲的侍卫要高。皇帝的侍卫被称为“汉”,而其他王亲的侍卫则称为“诸王”。其中,汉二等侍卫和诸王一等侍卫在品级和待遇上是一样的,只是诸王的侍卫永远处于一个较低的等级。
要成为大内侍卫,出身尤为重要。必须是满洲或蒙古的八旗子弟,汉族人是不被选中的。这是因为清朝与蒙古保持着紧密的关系,选蒙古人作为侍卫有助于两族的合作,类似于联姻的方式。而汉族中很多人反清复明,可能对清朝产生敌意,因此清帝自然不敢让汉人做侍卫。
大内侍卫的甄选制度非常严格,但待遇相当优渥,这使得很多八旗子弟都争先恐后地想要加入。大内侍卫这个职位非常受欢迎,成为了许多人向往的目标。
待遇优厚
大内侍卫常年待在皇帝身边,因此他们的待遇与其他职位大不相同。以官职级别来看,作为一等侍卫,官职居正四品。这对于许多八旗子弟来说,是一种不需要通过科举考试即可晋升的重要途径。
清宫中有不同种类的侍卫,比如御前侍卫、乾清门侍卫和大内侍卫。其中,前两者的待遇较高,除了基本薪水丰厚,还会有很多额外的补贴和赏赐。如果立下赫赫战功,待遇自然更高。
黄马褂是大内侍卫的重要标志,许多清宫剧中常看到皇帝身边的侍卫穿着黄色的制服。黄色是清朝皇帝的专用颜色,皇帝允许侍卫穿这种颜色的服装,足见其地位的尊贵。
更为重要的是,大内侍卫能够佩戴花翎。在乾隆之前,只有得到皇帝特别恩准的侍卫才能佩戴,只有表现出极高忠诚度或立下赫赫战功的人才能够获得此殊荣。因此,大内侍卫佩戴花翎的特权也象征着他们的地位非常显赫。
此外,大内侍卫的升迁也非常迅速。因为他们时常陪伴皇帝,立功的机会多,许多朝廷重要大臣就是从大内侍卫做起的,而不像大家常以为的那样,职位一做就是一辈子。例如,索额图曾是康熙的身边侍卫,后来成为了保和殿大学士和侍卫内大臣,还在与俄国谈判时作为钦差大臣签署了《尼布楚条约》。
另一个例子是明珠,明珠也从大内侍卫起步,先后升任为内务府郎中,再升为总管,之后还担任过刑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位。和珅也是如此,曾是大内侍卫,后通过得到乾隆的信任,一步步升迁,最终成为一品大员,在朝中呼风唤雨。
由此可见,大内侍卫这个职位要是干得好,升迁机会极为丰厚,前途光明。
除了这些,大内侍卫在朝中也非常受到尊敬。许多朝廷大臣会尽力拉拢侍卫,争取在皇帝面前为自己争取一席之地。甚至有些大臣还会收买侍卫,试图通过他们打探机密情报,这也反映了侍卫忠诚度的重要性。
侍卫的甄选
要成为大内侍卫,除了出身背景外,文武双全也是必不可少的条件。满洲人是马背上的民族,所以骑射技巧必须过关。侍卫的职责是保护皇帝的安全,因此他们的武艺要非常精湛,尤其是清朝特别重视搏击和摔跤这两项技艺,侍卫们至少要在这两方面表现出色。
八旗子弟从小就接受武术训练,几乎比文化课还重要。从八九岁开始,他们就会使用沙袋进行拳击练习,或者用石盘等物体来锻炼臂力。等到长大一些,就会被送到各旗的校场进行考核。成年后,也需要定期参加操练,通过这些高强度的训练,侍卫们能够迅速提高自己的技艺,尤其是在骑射方面积累实战经验。
每年年底,侍卫们会参加一次考核,表现优异者会被选拔为大内侍卫,从亲兵做起。
除了武艺外,大内侍卫最重要的素质就是忠诚。作为皇帝身边的亲信,他们需要对皇帝绝对忠诚,而且必须守口如瓶,不能泄露任何机密。清朝的教官通常会注重对侍卫们进行纪律教育,确保他们遵守规矩,忠诚可靠。
大内侍卫的升迁途径非常宽松,很多侍卫可以通过自身努力获得更高的职位,而不必依赖大臣的推荐,这也是清朝廷很少出现叛变现象的原因之一。
人们对大内侍卫的外貌总是充满好奇。晚清时期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慈禧身边的大内侍卫个个身材高大,肌肉结实,因为他们从小就接受严格的武术训练,身形自然显得非常强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