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0年四月,蒙古的一位汉人将领去世了。消息传开后,附近的百姓们都感到非常悲伤,街头巷尾都有人哭泣,哀悼的气氛持续了好久,甚至有成千上万的人都为他流泪。人们的悲痛是真心的,而不是做作的,因为没有这位将领的保护,他们可能早就遭到了残酷的屠杀。这个人原本是金朝的百姓,但他先后背叛了金朝和南宋,投降了蒙古的太宗窝阔台。那么,这位引起如此广泛悲悼的将领,到底是怎样的人呢?
此人叫严实,字武叔,来自泰安长清(今山东济南)。他家境贫寒,没受过太多教育,性格豪爽,喜欢结交朋友。由于他的性格和行为,他曾多次因故被捕并入狱,每次都靠朋友的帮助才能逃脱。1213年,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突破紫荆关,攻占河北、山东和河东等地。当蒙古军撤退时,金朝的东平行台调动百姓组建兵力,任命严实为百户。
1214年,泰安的张汝楫占领了灵岩山,严实奉命前去征讨,并成功将其击败,因此被封为长清尉。1218年,严实再次被任命为权长清令。此时,占据益都的张林归顺南宋,并开始向西进攻。严实在督促缴纳民租时,城池遭到敌军攻击,虽然他成功收复了城池,但也因此引起了金朝的猜疑。金朝决定要除掉他,于是严实决定在青崖崮筑城防守,最后在1220年投降了南宋。
南宋任命严实为济南治中,之后严实积极带兵四处征战,战果颇丰,很快就占领了大片领土,“太行山以东,皆由严实节制”。然而,金朝发起反攻,派兵攻打彰德。守将单仲无法抵挡,多次向严实求救,严实向主将张林请求支援,但张林却拖延不前。无奈之下,严实亲自带兵前去救援,可当他赶到时,单仲已经被俘。这个事件让严实深刻认识到,“南宋无法依靠”。
同年七月,严实前去拜见蒙古的太师木华黎,并带着自己所部的三十万百姓投降蒙古。木华黎非常高兴,立即任命严实为金紫光禄大夫,并加封他为行尚书省事。随后,严实带领部队攻占了曹、濮、单三州,协助蒙古大军击败了忠于金朝和南宋的军队,同时还平定了部队内部的叛乱。
蒙古大军进攻中原时,依然保持着残忍的作战方式,许多城池在被攻占后遭到了大规模屠杀。木华黎的弟弟带孙在攻占彰德后,怒火中烧,打算进行屠城。此时,严实挺身而出,劝说道:“这些是老百姓,应该不怪他们,是被迫随军而来,何罪之有?”带孙听了严实的劝阻后,最终决定放弃屠城。类似的情况在攻占濮州时又发生了,严实再次成功避免了屠城,“濮州的百姓免于一劫”。之后,曹、楚丘、定陶、上党等地也因为严实的劝阻而避免了屠城惨剧。
1232年八月,严实朝见元太宗窝阔台。窝阔台十分高兴,赐给他金虎符,并对左右说道:“严实真是个幸运的人。”到1236年,严实被封为东平路行军万户,成为蒙古的汉人世侯。到了1240年,59岁的严实因病去世。那些曾经得以免于屠杀的百姓们为他感到深深的悲痛,为他流下了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