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盛世时期的皇帝通常具有强大的能力,因为要实现一个盛世,往往需要经过两三代皇帝的积累和打基础,很多皇帝都会谨慎处理政务。然而,并不是所有的盛世都会遇到英明的君主。苏联历史上有一位元首,在他执政时,苏联迎来了空前的强盛,但他却未能珍惜这份成就,最终导致苏联的衰退。这位人物便是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是一位充满争议的人物。如今,许多研究苏联历史的专家都认为,苏联的衰弱与勃列日涅夫的领导有直接关系。但也有人认为,尽管勃列日涅夫的后期治理出现问题,但他在位时苏联确实迎来了盛世。值得注意的是,苏联的强大并非完全是勃列日涅夫一人之功,而是列宁和斯大林等前任领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勃列日涅夫在苏联历史上是最常被提及的领导人之一,他的段子和故事也很多。有人认为他比赫鲁晓夫更为无能,虽然赫鲁晓夫的理论素养并不高,但至少他在改革方面做出了一些尝试。而勃列日涅夫却更为保守,并且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理论基础。尽管如此,勃列日涅夫仍然能带领苏联超越美国,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大的存在感。
勃列日涅夫能上台,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赫鲁晓夫的政治斗争策略的学习。赫鲁晓夫通过精妙的政治手段打败了贝利亚和马林科夫,而勃列日涅夫通过观察这些斗争,学到了如何利用权力机制来达成目的。勃列日涅夫得到了赫鲁晓夫的提携,两人有师徒关系,但赫鲁晓夫没想到,最终勃列日涅夫会利用他的方法来推翻他。
与赫鲁晓夫不同,勃列日涅夫没有什么理论基础,甚至连赫鲁晓夫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解都不如他。然而,他提出的“有限主权论”被批评为胡说八道。如果列宁还在世,他可能会把勃列日涅夫关进监狱。尽管如此,勃列日涅夫却能通过政治斗争上位。
1964年,勃列日涅夫联合其他高层人员,通过一场精心策划的会议,成功罢黜了赫鲁晓夫。此后,勃列日涅夫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博弈,击败了其他潜在竞争者,掌握了实权。虽然他并不是最有能力的领导人,甚至连苏斯洛夫和谢列平都比他更有能力,但他却以熟练的政治手腕,稳固了自己的地位。
勃列日涅夫的上台秘诀主要有三点:首先,他学会了赫鲁晓夫的斗争策略,通过会议规则发动“政变”;其次,他利用政治局势迅速掌握权力,并且打击了所有潜在的对手;最后,他在党内形成了自己的权力基础。
勃列日涅夫继承了前任领导人的遗产,并且苏联在他执政时的经济、军事和科技力量达到了空前的巅峰。美国在越南战争中的困境使得苏联得以在全球舞台上展示其强大实力,甚至在某些时刻,苏联的军力一度超过美国。
然而,勃列日涅夫的领导并没有为苏联带来真正的改革。在他执政期间,他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去推动国家的长远发展,反而保持了赫鲁晓夫时期的政策,甚至在某些方面倒退。他未能进行有效的改革,反而在许多方面放松了管理,导致了政府体系的腐化,许多老龄化的干部缺乏动力,甚至开始谋取第二职业,国家发展缺乏活力。
尤其是在1970年代,勃列日涅夫决定出兵捷克斯洛伐克,这一错误决定深深影响了东欧人民的心态,并加剧了苏联的国际形象危机。尽管勃列日涅夫当时喊出了改革的口号,但他并不知道如何去实施,最后只是维持了一个保守的政权。
勃列日涅夫时代的问题,最终在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显现出来。戈尔巴乔夫虽然有着较高的能力素养,但他的改革措施却没有取得成功,反而让苏联面临更大的危机。勃列日涅夫的“躺着”战略和他放任腐败的做法为戈尔巴乔夫留下了一个烂摊子,而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也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反而加剧了苏联的解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