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民间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 这句话表达了刘伯温的智慧与才能,甚至能与诸葛亮相提并论,既有过人的智谋,也具备卓越的品德。刘伯温原本是元朝的官员,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他看不惯朝廷的腐败,最终愤而辞职,归隐山林。
刘伯温的家乡位于今天的温州文成县。他之所以能被朱元璋招揽,关键要感谢胡大海的引荐。胡大海虽然身材高大、力大无穷,但并不仅仅是个武力型的人物,史书记载他“智力过人”。朱元璋驻扎在滁州时,胡大海便前来拜访,主动与朱元璋交流,展现了非凡的眼光和格局。朱元璋看中了胡大海的才能,立刻任命他为先锋,胡大海也因此得到了施展的机会,屡次立下赫赫战功。虽然胡大海自己文化不深,但他非常尊重有才之士。每当攻占一座城池,他总会亲自拜访当地的英雄豪杰,并将其推荐给朱元璋。
刘伯温正是在胡大海的推荐下,得以与朱元璋相识。除了刘伯温,其他像宋濂、叶琛、章溢等人,也都因胡大海的举荐而被朱元璋重用。胡大海不仅关注文人名士,还非常注重寻找奇才。一次,他遇到了金华的神算刘日新,此人精通预测,几乎无所不知。胡大海带着刘日新前往应天,向朱元璋推荐他。
为了试探刘日新的本领,朱元璋请他为文臣武将预测前程。刘日新观察了几位官员的面容后,精准预测他们的未来,将来都会有显赫的官职,一位是公爵,一位是侯爵。随后,刘日新陷入沉默,朱元璋感到有些不悦,觉得他没有关注自己。等到群臣离开,只有他们两人时,刘日新低声说道:“极富者富有四海,极贵者贵为天子。”意思是,朱元璋有帝王之相,未来必定成为天子。听到这番话,朱元璋从生气转为高兴,但他心中仍有疑虑,毕竟这种事情谁也无法保证。
然而,几年后,刘日新的预言应验了。朱元璋成功登基为帝,徐达、常遇春等人也都获得了显赫的职位。这时,朱元璋终于确信刘日新并非庸人,于是决定亲自邀请他。洪武四年,朱元璋问刘日新:“欲贵乎?欲富乎?”以为刘日新一定会受到财富与官职的诱惑,但刘日新却回答说:“臣所欲者,求一符可以遍游天下耳。”他并不求荣华富贵,而是渴望自由,想要遍游四方。
朱元璋虽然感到遗憾,但还是满足了刘日新的愿望,赐给他一把扇子,并在上面题写了一首诗:“持此一握扇,横行天下走。”刘日新接受了皇帝的恩赐,开始了他长达十二年的旅行,游历了大江南北。最后,他回到家乡时,突然告诉妻子:“我当死于非命,故归,欲作别,去游京师。”妻子不解,认为丈夫有些神志不清,但刘日新并未多做解释,告别妻子后,直奔京城。
在京城,刘日新正遇到了凯旋归来的大将军蓝玉。蓝玉听说过刘日新的传奇事迹,十分敬仰他,于是请刘日新为自己算一卦。刘日新看后说道:“将军将星见梁地,当封梁国,然七日必有一险,我当与将军同死。”果然,蓝玉被封为梁国公,然而七天后,却因谋反被处死。蓝玉的死牵连了许多人,刘日新也未能幸免。锦衣卫将他带入宫中,朱元璋亲自审问他:“汝命尽几时?”刘日新冷静地笑着回答:“就在今天。”他话音未落,便被处死。
有些人疑惑,既然刘日新早知自己会遇难,为什么还要主动前来京城?难道他想自寻死路?其实,刘日新并不是想找死,而是因为他深知自己已经注定无法逃脱命运的安排,躲避也无法改变结果。这一切,似乎早已在他的命运中注定,而他也只能坦然面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