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武惠妃是恒安王武攸止(武则天的侄子)的女儿。由于父亲早逝,武则天对这个年幼的侄孙女格外怜爱,将她接入宫中抚养。随着时光流逝,武惠妃渐渐长成了一位亭亭玉立、如花似玉的少女,宛如池塘中的一朵含苞待放的荷花,清丽动人。作为同为皇族的一员,她那清纯的容貌很快引起了唐玄宗的注意。
武惠妃从小在宫中成长,深受武则天的熏陶,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本事。表面上她温顺乖巧,但内心深处却像她的姑祖母武则天一样心机深沉,擅长逢迎。凭借着美貌和聪明才智,武惠妃迅速赢得了唐玄宗的宠爱。
02
起初,武惠妃被封为婕妤,玄宗待她如同珍宝,二人日常亲密无间,感情深厚。惠妃独占后宫的宠爱,并且为玄宗生育了四子三女。这些子女因为母亲的关系,也得到了玄宗的特别关照,封赏不断。其中,由她所生的玄宗第十八子,寿王李瑁,便是那个后来的倒霉人物——被亲爹唐玄宗夺走了美人杨玉环。
但在经历了武则天、韦后、太平公主等人的篡权风波后,大唐的政权终于在玄宗手中得以稳定。当时,朝廷上依旧有反对武氏的声音,尤其是她的亲戚武三思,已因政治纷争被众人所厌恶。因此,武惠妃也未能免于牵连。开元十二年(724年),她被赐号“惠妃”。虽然封号仅为妃,但她在宫中的地位几乎等同于皇后,她的家族也受到了优待,母亲杨氏被封为郑国夫人,弟弟们也都得到晋升。
03
玄宗多年来一直宠爱惠妃,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立她为后的念头愈发强烈。此时,御史潘好礼为了防止局势再度波动,进言称,武惠妃的亲戚武三思和武延秀曾做出不法之事,且她的儿子并非太子李瑛,因此若她成为皇后,可能会影响太子的地位。玄宗深思后,采纳了潘好礼的建议,放弃了立惠妃为后的打算。
然而,惠妃的宠爱却引起了其他妃嫔的不满。赵丽妃、皇甫德仪、刘才人等都曾得到玄宗的青睐并生下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和光王李琚。然而,随着惠妃的逐渐上位,三位妃子和他们的儿子纷纷失宠,常为母亲的遭遇忧心忡忡。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的丈夫杨洄,精于揣摩岳母心思,每天观察太子李瑛的短处,找机会向惠妃报告,诋毁太子的名声。惠妃凭借杨洄提供的证据,向玄宗诉说太子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玄宗听后大为震怒,甚至考虑废除太子。
幸得中书张九龄劝谏,提醒玄宗不要草率废立太子,最后事情才得以平息。
04
不过,张九龄最终因故辞职,李林甫取代了他的位置。李林甫极力讨好惠妃,经常向她吹捧寿王,暗示支持其争夺太子之位。惠妃对李林甫心生依赖,两人结成了合作关系。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杨洄再次向惠妃诬陷三位皇子,称他们与太子妃的兄长薛锈勾结,图谋不轨。
这一次,惠妃动手了,她派人召三王进入宫中,说宫中有贼,需他们帮忙。三位皇子毫不疑心,答应了惠妃的要求。然后,惠妃马上告诉玄宗:“太子和二王正在谋反,他们穿上了铠甲,带着兵器进宫。”玄宗听后大惊,派人前去调查,果然发现三位皇子穿着铠甲走进宫中。于是,玄宗和李林甫商议对策,最终决定将三位皇子废除,并将薛锈赐死。三位皇子冤死,而惠妃却没有受到任何追究,玄宗也没有怀疑过她。
05
尽管排除掉了心头大患,惠妃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高枕无忧。她逐渐陷入了严重的疑心病,常常做噩梦,看到三位冤死的皇子来向她索命。她无法摆脱内心的煎熬,身体也开始垮掉。为了安抚自己的良心,惠妃偷偷请巫师为冤死的三位皇子作法,甚至安排死者陪葬。尽管她尽力补救,却始终未能解脱内心的恐惧,最终,她因心虚和内疚而郁郁而终,时年38岁。
玄宗得知惠妃去世后,悲痛万分,追封她为皇后,谥号“贞顺”。但由于她曾陷害三位皇子,唐肃宗即位后,废除了她所有的皇后祠享。
武惠妃自幼受到武则天的培养,但她虽然继承了武则天的美貌与手腕,却远未能学到其治国之才和雄略。她所具备的更多是权谋与心机,最终也未能改变历史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