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北伐,虽然最终未能成功,给无数人带来了遗憾。大家不禁好奇,如果他当时没有北伐,而是专心致志地发展巴蜀、积蓄力量,历史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呢?他真的能够成功统一天下吗?
事实上,如果诸葛亮选择放弃北伐而深耕巴蜀,蜀汉可能会面临四个无法承受的严重后果,这些后果会让蜀国走向灭亡。
第一个严重后果:人心的丧失
蜀汉的建立原本是为了匡扶汉室,这个统一的目标将各方力量紧密地团结在一起。正因为有共同的理想和目标,蜀汉的军队才如此强大。然而,如果这个目标不再明确,人民的信念开始动摇,那么蜀汉的力量就会迅速崩溃。没有了团结,士气低落,蜀汉的灭亡就变得不可避免。
蜀汉末年,虽然军队的战斗力依旧强大,但民心已散。百姓和大臣都失去了继续作战的动力,这一切导致了蜀汉的崩溃。正因为蜀汉内部的信心丧失,曹魏的司马昭才果断发起北伐,并在一场战争中彻底灭掉蜀汉。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蜀汉的“匡扶汉室”将沦为一句空洞的口号,人民的失望将最终使蜀汉走向灭亡。
第二个严重后果:激烈的内部权力斗争
蜀汉的建立并非平稳过渡,而是由刘备和外来的势力所创建的。作为外来政权,蜀汉在内部必然存在权力斗争,尤其是益州本土派与外来派之间的矛盾。如果诸葛亮放弃北伐,益州本土派的势力将逐渐壮大,他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内部斗争上,逐渐削弱蜀汉的国力。即便诸葛亮能够一次次平息这些斗争,但长期的内耗将导致蜀汉实力衰退,最终走向灭亡。
第三个严重后果:魏蜀国力差距拉大
在蜀汉与曹魏之间,国力差距本就巨大。蜀汉的国力约为10,曹魏则有50,差距达到40。如果诸葛亮选择深耕巴蜀而不北伐,随着时间推移,这一差距会进一步扩大。十年后,蜀汉的国力或许能够提升至20,但曹魏的国力却可能飙升到100,差距拉大到80。到那时,蜀汉无法与曹魏抗衡,最终会被超越并吞并。
第四个严重后果:蜀军缺乏实战,战斗力下降
刘备去世后,蜀汉失去了荆州兵团的支援,又在夷陵之战中遭受重创,导致了军队的疲软。如果诸葛亮不发动北伐,蜀军将缺乏足够的实战经验,这样的军队根本无法与曹魏和东吴的强大军队抗衡。如果曹魏和东吴决定进攻蜀汉,蜀军将无法有效防御,最终会被轻松击败。
结语
如果诸葛亮选择深耕巴蜀、养精蓄锐,而不进行北伐,那么蜀汉将面临四个致命的后果:人心的丧失、内部的权力斗争、国力差距的扩大以及蜀军战斗力的下降。这四个后果中的任何一个,都将导致蜀汉走向灭亡。所以,诸葛亮只能选择继续北伐,才能为蜀汉争取一线生机,延续国家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