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初期曾经非常强大,其前身后金在明朝末年崛起,尽管那时后金并没有直接进攻明朝,而是专注于自身的扩展和发展。经过皇太极的领导,后金逐渐强大,对明朝构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清朝初期的皇帝们都非常有才干,每一位都在励精图治、稳定国家。但到了后期,清朝走向衰亡。到晚清时期,清朝皇室居住了两百多年的宫殿也不再属于他们,被迫搬离。
后金时期,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分别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努尔哈赤创立了后金,这个时期的后金虽然还处于初期阶段,尚不足以威胁明朝。直到皇太极登场后,后金才真正崛起。在努尔哈赤的基础上,八旗制度逐渐发展壮大,建立起了强大的军事力量。皇太极带领后金逐步走向了辉煌。公元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正式建立了清朝,虽然这时的清朝已经成立,但还未入关。
然而,皇太极虽然成功建立了清朝,但他在晚年犯下了一个重大错误——没有为自己的继位问题立下储君。这一决策成为了皇室的致命失误。1643年9月21日,年仅52岁的皇太极突然去世,这直接引发了继位之争,清朝的皇子们开始争夺皇位,最终出现了两位主要的争夺者。
其中之一便是多尔衮,历史上这个人物非常著名,他是一位权势滔天的摄政王,几乎掌握了清朝的所有权力,只有皇帝的位子还没有得到。在少年时期,多尔衮便随皇太极南征北战,为清朝立下赫赫战功。24岁时,他便被封为和硕睿亲王,位列六王之第三。
然而,虽然皇太极去世后,福临继位,但当时的福临还是一个年幼的孩子,根本没有能力处理政务。在这种情况下,多尔衮完全有能力掌握实权,甚至可以通过自己的军权架空福临,甚至有机会篡位称帝。毕竟,在清朝,掌握兵权的多尔衮,有着足够的力量去实现自己的野心。
多尔衮的对手,豪格,也有着强大的背景和实力。虽然两位并不是直接竞争皇位,但他们都辅佐各自的皇子争夺王位。在这种形势下,虽然多尔衮的支持者鼓励他称帝,但他却做出了不争权的决定。多尔衮之所以没有选择篡位,主要有三个原因。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是权衡了利弊。明朝的灭亡就是由于党争引发的多次内乱,而多尔衮非常清楚,若自己篡位,必定会引发更大的内乱。因此,为了避免重蹈覆辙,他选择了冷静应对,放弃了称帝的念头。其次,虽然多尔衮得到了正白旗和镶白旗的支持,而豪格则有两黄旗的支持,但清朝的八旗势力非常复杂,若他贸然争权,可能会遭到其它四旗的联合反对,这将使他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甚至有可能失去性命。
最后,多尔衮是一位非常具有远见的人,他不仅仅是在军事上有建树,还是一位非常精于谋略的政治家。通过辅佐福临,他依然能获得显赫的权力和荣华富贵,同时避免了与其他六旗的敌对。最终,多尔衮决定放弃篡位,转而支持福临,让他顺利继位。这一决定不仅为他赢得了好名声,也确保了自己在政治上的稳定地位。
因此,多尔衮的选择,既展示了他的政治智慧,也为后来的清朝政权稳定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