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连和珅都没有的三眼花翎在清朝是如何重要?两百余年不足十人获得
创始人
2025-10-22 20:32:57
0

导读:

在清朝,每个朝代对官员的服饰都有严格规定,尤其是官员品级的标志——官服。清朝的官员常穿朝珠马褂,并佩戴顶戴花翎。而在这些服饰中,顶戴花翎尤为重要,尤其是“三眼花翎”,它是一项极为珍贵的荣誉,只有为国家立下赫赫战功的官员才能获得。整个清朝历史中,只有七位官员获得了三眼花翎,这一殊荣的获得者大多是在乾隆时期立下赫赫战功的武将,而清末慈禧时期,也有四位官员获得了此殊荣。

三眼花翎的稀有与珍贵

清朝历时276年,发生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事件,参与其中的文武大臣无数。然而,在这段漫长的历史中,只有七位官员荣获了三眼花翎。如果我们将清末时期,因特殊情况被授予三眼花翎的四位官员剔除,那么剩下的三位全是乾隆年间的功勋武将。乾隆时期,三眼花翎的获得者只有傅恒、福康安与和琳。而即使是乾隆时期权倾朝野的和珅,也未能获得这一殊荣,足见三眼花翎不仅是官职的象征,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

顶戴花翎的构成与意义

在清朝,顶戴和花翎是两个不同的部分。顶戴指的是官员佩戴的帽子,而花翎是皇帝特别赐予、代表官员荣誉的羽毛装饰。花翎分为三种:一眼、二眼和三眼。三眼花翎最为尊贵,其次是二眼和单眼。花翎上的“眼”指的是羽毛上环形的装饰,每增加一圈便是增加一眼。虽然从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可能并不符合现代人的喜好,但在清朝,它象征着极高的荣誉和功勋。

三眼花翎的严格规定与历史背景

在清朝,花翎的佩戴有着严格的规定。皇室的重要成员才有资格佩戴三眼花翎,宗室只有被册封为公爵的人才能佩戴二眼花翎,其他人则只能佩戴单眼花翎。即使是朝廷上权力显赫的大臣,如果没有立下赫赫战功,也不可能获得三眼花翎。比如,乾隆时期极为宠信的和珅,虽然权力巨大,但因缺乏实质性的战功,最终仅佩戴了红宝石二眼花翎,而不是三眼花翎。

乾隆时期三位获得三眼花翎的功绩

乾隆时期获得三眼花翎的三位大臣,傅恒、福康安和和琳,都是因其出色的军事才能和巨大贡献而获得这一殊荣。傅恒在平定大小金川战役中表现出色,并指挥西北地区的战事,平定了准噶尔的叛乱,还参与了对缅甸的战争,屡次战胜缅军。尽管身患重疾,他依旧亲自督战,展现了非凡的军事才能,最终获得三眼花翎。

福康安也同样有着卓越的战功,他参与了金川之战、保卫西藏的廓尔喀之战以及平定苗疆起义等多次重大战争。他的贡献确保了清朝的领土完整和民族安全,因此荣获三眼花翎。和琳则是在福康安去世后,继承了平定苗民起义的指挥任务,继续立下赫赫战功。最终,和琳因伤重病逝,被追封为一等公,并获三眼花翎。

这三位大臣的三眼花翎,确实是用他们的生命和忠诚换来的,堪称实至名归。

总结:

三眼花翎不仅是清朝官员的品级象征,更是荣耀的代表。清朝在册封官员时,十分谨慎,只有显赫的军功才能获得这一殊荣。到了清朝末期,慈禧政权时期,三眼花翎的授予标准稍微放宽,出现了四位获得三眼花翎的官员:长龄、禧恩、李鸿章和徐桐。至此,整个清朝只有七位官员获得了三眼花翎,而获得二眼花翎的也不过二十余人。

总的来说,三眼花翎是清朝官员最崇高的荣誉之一,获得者必须具备非凡的功勋与贡献。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中法人文交往“双向奔赴” 法国...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任丽君):中国与法国作为东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人文交往的“双向奔赴”由来已久。特...
艺术路由日照金山来了!华为路由... 快科技11月6日消息,华为路由X3 Pro日照金山今天官宣开启预售,官方将其称之为“艺术路由”。 一...
文脉守望传经典!张伯驹潘素艺术... 提起“红双喜”,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享誉全球的上海老字号乒乓器材。事实上,红双喜集团旗下汇聚“红双喜”...
话剧《鳄鱼》主演赵文瑄获国家舞... 日前,我国专业舞台艺术领域最高奖项文华奖揭晓第十八届评选结果。演员赵文瑄凭借在话剧《鳄鱼》中的精湛演...
胡沈员、常宏基携力作巡礼!20... 深圳新闻网2025年11月6日讯(记者 潘润华)11月5日,“2025湾区舞蹈艺术季”在深圳滨海艺术...
香港芭蕾舞团携史诗巨作《布兰诗... 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6日报道:11月14日至15日,香港芭蕾舞团以其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作品《布兰诗歌...
抱犊崮“红叶徒步路” 多角度邂...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6日讯 金秋时节,枣庄抱犊崮国家森林公园专为偏爱舒缓赏秋的游客,开辟了特色 “...
重庆启幕第二届匈中艺术沙龙 展... 中新网重庆新闻11月6日电(记者钟旖)第二届匈中艺术沙龙近日在重庆启幕。 本届艺术沙龙作为“2025...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具体刊发... 《文物鉴定与鉴赏》杂志创刊于2010年,由安徽出版集团主管,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办,安徽博物院...
全世界范围内关于家族历史的书籍 中国宗族通史 第一部分、家族史书: 一、《世界家族史》 作者:Mary Abbott等人(美国) 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