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胡乱华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之一。当时,胡人趁着八王之乱侵入中原,开始了对汉族的长时间迫害。尤其是以石虎为首的胡人,采取了极端的暴行,所有成年汉族男子被强迫劳役甚至杀害,而妇女则被圈养,企图彻底消灭汉人。
在那个时期,“十室九空”与“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成为了真实的写照。曾经繁荣辉煌的中原大地,正遭受少数民族的践踏和毁灭。
然而,历史的黑暗中,出现了一个英雄——冉闵。他是羯族人,但成长于羯族部落中,了解胡人对汉族的深仇大恨,因此立誓要铲除胡人,保卫汉族。在冉闵的领导下,汉人展开了反抗,他发布了“杀胡令”,激励无数汉人揭竿而起,与胡人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冉闵的英勇行动,让胡人最终被赶出了中原。冉闵在战争中的功绩非常显著,仅他一人所消灭的胡人就超过了几十万。
然而,尽管冉闵为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历史中对他的记载却寥寥无几,仅以“中华民族大融合”一笔带过。那么,为什么冉闵的英雄事迹没能被广泛传颂呢?
事实上,冉闵的贡献并没有被历史完全忽视。中国史学先驱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中提到,冉闵的暴力行为,反映了汉族对胡人的强烈反抗情绪。他指出,胡人最害怕的正是汉人对冉闵的支持和同情。
但冉闵的魏国政权存在的时间太短,仅三年,而且范围狭小。当时中国政权众多,而冉闵的魏国远不如那些统一的大国有影响力。因此,它没有被正史所广泛记录。此外,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战乱不断,能记载历史的文人也非常稀少,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都未能留下足够的记载。魏国政权在三年后灭亡,随之而来的是接近百年的战乱时期,能够保存下来的史料几乎微乎其微。
因此,冉闵虽然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但他的事迹在历史上被淡化,成为了一个可惜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