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理解关羽为什么能斩杀颜良,就必须先了解白马之战的整体情况。
公元200年二月,袁绍派郭图、淳于琼和颜良率军攻打曹操手下的东郡太守刘延。与此同时,袁绍主力驻扎在黎阳,准备渡过黄河南下支援。刘延抵挡不住颜良的进攻,只能向曹操求救。
曹操的谋士荀攸献策,提出“声东击西”的计谋:曹军兵力较少,不能正面抗衡,于是先到延津示意准备渡河,吸引袁绍主力西应,从而使颜良防备松懈,曹军再出其不意袭击白马。曹操采纳了这一建议。
果然,袁绍上当分兵西援,曹操主力趁机直奔白马。张辽和关羽担任先锋军,率先推进。当距离白马十余里时,颜良发现曹军来袭,急忙迎战,但仍被曹军前锋击溃。关羽在战场上冲入颜良军阵,直接斩杀了颜良,并割下首级带回报功。袁绍部将无人能抵挡,白马围困随之解除。
关羽之所以能斩杀颜良,并非偷袭,而是“狭路相逢勇者胜”。颜良虽然勇猛,但缺乏谋略,面对关羽的冲锋无力抵抗。而关羽在三国中被誉为“万人敌”,勇猛与声威令敌将闻风丧胆。曹操采用的计谋切断了颜良援军,使他孤立无援,进一步加大了关羽的优势。
总结来看,白马之战有两大功臣:一是荀攸,他提供了高明的战术谋划;二是关羽,他以勇猛斩杀敌方主将。这两者结合,使曹军成功击败颜良,也展现了三国时期少有的亲手斩杀敌将的壮烈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