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子木。之前我们聊过一些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人物,如秦献公和秦孝公等君王,受到了大家的热烈关注。今天,我继续为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倒霉君王的故事,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从春秋战国开始,到后来的各个朝代,中国历史上有着成千上万的君主。他们中有许多并没有死于自然老化,而是因病、被暗害或在战场上丧命。但今天要讲的这个倒霉君王,他竟然是活生生被鼎砸死的。
大家一定已经猜到他是谁了吧?没错,这位倒霉的君王就是秦惠文王的儿子、秦昭襄王的哥哥——秦武王嬴荡。公元前311年,秦国的第一任国君秦惠文王嬴驷去世,长子嬴荡继位。然而,嬴荡的性格与父亲秦惠文王及秦孝公大不相同。他刚一登基,便将辅佐秦惠文王二十多年、功勋卓著的相国张仪赶走,并且他崇尚武力,性格急躁,且力大无比。
嬴荡年轻时在秦国当太子时,就设立过一个专门的力气角斗场,比赛谁的力气更大。作为国君,他更加偏爱那些力大无比的将士,给他们高位重权。虽然力气大、武艺强的将士固然值得重用,但一个国家的君主,更应具备智慧和远见,运筹帷幄、治国安民才是最重要的。而显然,秦武王嬴荡在这方面有所欠缺。
由于他过于崇尚武力,造成了一些荒唐可笑的事件,也因此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战国时期,各国君主常常在宫中摆放九鼎,每个鼎上都刻有各地的文字,象征着九州的疆域。秦武王在位的第四年,有一天他闲来无事,便找来与他力气相当的秦国人孟说比赛举鼎。孟说大叫一声,便举起了一个鼎,准备走几步。但由于过于用力,孟说的双眼暴血,鼎重重掉落在地。
见此情景,秦武王不禁嘲笑道:“虽然你举起来了,但也太费力了,难道我一个皇帝还不如你吗?”于是,他不顾众人劝阻,决定也来挑战一下。但没想到,刚举起大鼎准备走几步时,鼎突然从他手中滑落,重重砸在了武王的腿上,血流如注,最终导致他当晚死去。
嬴荡年仅23岁就死于这种荒唐的事故,实在让人唏嘘不已。如果秦武王继续执政,历史或许会有另一番模样,天下的统一未必会由后来的秦始皇来完成。然而,嬴荡死后,他的弟弟嬴稷即位,成为了秦昭襄王,并为秦国的统一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历史总是充满了变数,嬴荡的死是一个悲剧,但也正因如此,秦昭襄王才能为国家带来更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史记》
如果大家喜欢我的故事,记得点赞转发哦!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