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中有四个儿子,分别是刘封、刘禅、刘永和刘理。需要注意的是,刘封并非刘备亲生,而是被收养的养子。
刘封原本是罗侯寇氏的儿子。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时,暂时定居在荆州。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刘备收养了刘封,视如己出。建安十六年,刘备响应益州刺史刘璋的邀请,进入蜀地抵御张鲁。刘备与刘璋的联盟关系并不持久,刘备不久后与刘璋决裂,决定出兵攻占益州。 那时,刘封年仅二十多岁,但其武艺非凡,在夺取益州的过程中,跟随刘备的将领们参与了多次战斗,屡次获胜。最终,刘备占领益州后,任命刘封为副军中郎将。建安二十四年,刘备攻占上庸,刘封被晋升为副军将军。 然而,刘封并没有一直顺风顺水。建安二十四年底,关羽带领大军围攻襄樊,多次向刘封求援,但刘封以“刚占据上庸,局势不稳”为由拒绝派兵支援。最终,关羽在麦城惨败,被东吴将领吕蒙所斩,荆州失守。刘封此后便成了刘备眼中的不速之客,直到建安二十五年,在诸葛亮的建议下,刘备决定赐死刘封。 刘封的死并非单纯因为没有救关羽。事实上,刘封在死前的一系列举动和决策,展现了他个人的性格与复杂的政治局势。首先,刘封虽然被刘备收养,但当刘备的亲生儿子刘禅出生后,他作为养子的地位就变得不再优越。即便按年龄排序,刘封是长子,但他始终无法和亲生儿子相比。尽管如此,刘备仍对他寄予厚望,培养他成为一名有潜力的将领。 然而,刘封未能做出有利的选择,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关羽在麦城被困时,曾要求刘封援助。刘封拒绝的理由是上庸三郡刚刚收复,民心不稳,如果出兵援救,可能会让新占领的领土易手。这个理由似乎合理,但从大局来看,刘封的决定错失了机会。而且,他与关羽有过一些私人恩怨。关羽曾公开表示,刘封作为养子,无法继承王位,这加剧了两人之间的矛盾。 更糟糕的是,刘封在驻守上庸三郡时犯下了军事错误。原本守卫得当的上庸,由于刘封手下的失职,导致了该地的沦陷,刘封因此背负责任。更有甚者,刘封与孟达的关系也恶化。孟达曾试图劝降刘封,并指出刘禅已经是太子,刘封若失败,未来将面临死路一条,但刘封坚持不投降,最终落得个自杀的结局。 总结来看,刘封之死是多方面因素的结果:一是他没有援救关羽,导致荆州丢失;二是他未能妥善管理上庸三郡,导致其失守;三是由于性格上的难以驾驭,刘备担心他日后会成为威胁,影响蜀汉政权的稳定。因此,刘封的死并非单一的失败,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的必然结果。 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些看法。如果大家有不同意见,欢迎在评论区分享,让我们一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