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3事件,是毛主席时代的一场重大的悲剧,它让人深感痛心。因为在这次事件中,新中国的副主席、解放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未来的接班人背叛了党和国家。这一事件引发了很多动人的故事,有些人心怀不轨,而毛主席则巧妙应对,周总理更是决定性地稳住了局面。最终,林帅等人被迫逃离,乘坐飞机试图逃亡,但飞机发生了意外,所有人都丧命。虽然他们的阴谋未能成功,但这一背叛行为,作为国家的核心领导层成员,给新中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防止这一事件发生,周总理在事件发生前大约两个小时,便已电话通知:北戴河的飞机起飞时,必须得到我、黄永胜、吴法宪和你的同意才能起飞。然而,周总理的命令并未得到严格执行,因为他电话中提到的“你”并未下令阻止飞机的起飞。于是,飞机最终起飞,逃亡得以成功,这让毛主席不禁感慨:“天要下雨,娘要改嫁,由他去吧。”
有不少人猜测,如果飞机加满了油,那将会给新中国带来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那么,那个未执行周总理命令的人究竟是谁?他为什么没有阻止飞机起飞呢?这个人的名字叫做李作鹏。李作鹏的经历十分复杂,虽然他在许多重大事件中没有犯错,但他也确实犯过一些错误。
李作鹏是个非常独特的人,他并没有从基层一步步晋升,而是由机关干部直接提拔成了师长和军长。早在1929年,他就参加了农民暴动,并加入了红军。早期,他担任过红军的战士班长、排长,因表现突出,成为了军委机要科的科员。李作鹏曾经担任过周总理的机要员,并掌握着中央苏区与上海之间的重要电报。虽然他的专长并不在情报工作上,但他在战争中的表现十分出色。
抗日战争爆发后,李作鹏投身战场,曾在山东军区担任参谋处长,并因英勇作战被日军毒气弹伤害。抗战胜利后,他跟随部队进入东北,成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参谋处处长。李作鹏得到林帅的重用,调任一纵副司令兼参谋长,经历了东北野战军的多场激烈战斗。
1948年,辽沈战役爆发,李作鹏指挥六纵围堵廖耀湘兵团,成功阻止其向沈阳撤退,立下赫赫战功。之后,他继续参与了南下作战,成功生擒白崇禧的主力兵团司令官张淦。李作鹏的果敢与魄力在海南岛战役中也展现无遗。由于当时风停了,帆船无法前进,许多人都认为应该撤退,但李作鹏坚持要继续前进,最终部队成功登陆,解放了海南岛。
建国后,李作鹏步步高升,先后担任了解放军兵团参谋长、海军常务副司令员、海军第一政委等职务。在随后的重大事件中,李作鹏始终站在林帅一边,甚至向黄永胜泄露了毛主席的南巡谈话内容。可以说,李作鹏的行为在当时频频踩雷,常常处于风头浪尖。
最令人痛惜的是,在周总理要求禁飞时,李作鹏没有执行命令。李作鹏曾回忆说,周总理当时提到夜航不安全,这让他认为周总理的命令不够成熟。而且,林帅不仅是他的上级领导,也是党内的重要人物,他认为怎么能阻止林帅的飞机起飞呢?对此,历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李作鹏之后向周总理上报了事情的经过,周总理签字同意。然而,事件爆发后,李作鹏还是因为未执行命令而被审查。审查过程中,李作鹏坦承了自己泄密给黄永胜的行为。
此事件后,李作鹏被开除党籍,撤销所有职务,法院判定他犯有严重错误,判处他17年有期徒刑。后来的几年,李作鹏重获自由,开始过上了平凡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李作鹏一直非常重视第四野战军的历史,他曾批评一些作品对林帅等人的虚构与误描。他也曾想写回忆录,然而书商要求改名并将书籍送往国外出版,这一要求李作鹏坚决拒绝。他表示:“我就是中国人,绝不把书送到国外出版。”最终,李作鹏的回忆录未能完成,但他的一生仍是新中国历史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