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的最后一位太监,命运却对他开了不少玩笑,这段故事的起点要追溯到清朝末年的大太监小德张回乡的那一天。
据史料记载,当小德张回到天津静海县时,街头已经人山人海,围观的人们纷纷前来观望这位大太监的归乡。而在这些围观者中,有一个特别的存在,他就是故事的主人公——留金。那个时候的留金是个贫困的乞丐,他看到小德张富贵荣华的生活,心里受到了深深的触动。年幼的留金开始相信,只有像小德张那样成为太监,才能改变自己的家族命运,过上更好的生活。
很快,留金便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虽然父母在最初时犹豫不决,但最终还是同意了儿子的决定。留金的父亲亲自为儿子进行了净身手术。手术过程中,年幼的留金疼得昏了过去,直到三天后才慢慢恢复过来。然而,当留金醒来时,看到的却是父亲满脸的泪痕和悲苦的神情。留金惊讶地问父亲发生了什么,父亲一边跺着脚,一边怒吼道:“缺了大德了,皇帝下台了!”那时,正是1912年2月,隆裕太后发布了宣统皇帝的退位诏书,清朝这一历史时代就此结束。
然而,命运并未就此停止捉弄留金。尽管袁世凯的称帝之梦最终失败了,但溥仪依然没有遵守民国政府的禁令,重新召回了太监。此时,留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宫中的一名太监,且获得了一个新名字——孙耀庭。幸运的是,由于宫中太监缺人,再加上孙耀庭机灵聪明,很快便被分配去伺候端康太妃。孙耀庭似乎找到了自己在宫中的立足点,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然而,命运再次出人意料。1923年6月26日,紫禁城内的建福宫发生了一场严重的火灾,烧毁了许多皇家珍宝。就在大火发生前不久,溥仪还发现宫中有太监偷盗宝物。溥仪非常愤怒,决定彻查宫中所有珍宝的数量和去向。但就在他准备采取行动之前,这场大火恰如其分地将所有证据烧毁了。溥仪对此行为的愤怒和焦虑加剧,决定一举清理宫中的太监。很快,溥仪下了一道诏书,宣布除去各宫太妃处留下少数太监外,其他太监一律立刻遣散。这也意味着,孙耀庭被迫离开了皇宫。
离开紫禁城后,孙耀庭回到了家乡,但多年的宫廷生活使他失去了农业生产的技能,生活困顿,依赖家人的接济。然而,不久之后,溥仪发现太监人数严重不足,宫中急需人手,于是又派人将孙耀庭召回。回到宫中后,孙耀庭被分配到皇后婉容的身边,终于实现了自己当初的梦想,成为了伺候贵妇的贴身太监,就如同小德张一样。
然而,即便这样光鲜的职位,也没有让孙耀庭安稳过上几天好日子。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孙耀庭再次被赶出宫门,失去了所有的依靠。断了生计的他只能捡拾煤渣和废品,勉强维持生计。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孙耀庭的生活才得到了改善。在政府的关怀下,他度过了晚年,最终在1996年去世,享年94岁。
孙耀庭的一生,充满了戏剧性的起伏与命运的捉弄。从贫困的乞丐到宫廷太监,再到失业后依靠拾荒为生,最后在晚年得到安稳的照顾,这一切都仿佛是命运对他无休止的玩笑。然而,他依然在这变幻莫测的命运中走到了最后,经历了生命中的高低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