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照片非常罕见,展示了一位清朝王爷穿着朝服的真实影像。尽管照片中无法清晰看见王爷胸前和背部的圆形补子图案,但可以确认他至少是郡王级别。通过观察他的面部特征,这位王爷很可能是慈禧太后的侄女婿——八大铁帽子王之一的顺承郡王讷勒赫。(1)根据讷勒赫的爵位等级,他的补子图案应是四团行龙,而他的朝袍则应有前后和肩部各一条正龙纹饰。(2)照片中,讷勒赫左边站着一位胡子花白的老人,这位老人的爵位不低,至少是贝子。他的补子图案也很明显,如果他是贝勒爷,应该是两团正蟒;若是贝子爷,则是两团行蟒。(3)讷勒赫右边的几位官员,尽管他们的补子图案为方形,但显然他们是有着较高爵位或官职的重要人物。考虑到他们穿着的朝服是最为正式的服饰,显然那一天的场合非同小可——这一定是一个重要的日子,王爷带领着众人出席,必定有重大事务发生。
这张照片是“天下第一姑奶奶”与皇族女性以及外国女子的合影。这里的“天下第一姑奶奶”指的是恭亲王的女儿——荣寿固伦公主(左二)。(1)尽管恭亲王的儿子们没有太多成就,但他的女儿荣寿固伦公主却深得满朝文武的敬佩。慈禧曾多次想封她为“固伦”公主,但荣寿公主每次都拒绝,后来甚至慈禧想为她养子德喜苏加封爵位,但她同样拒绝了。(2)慈禧对这位比自己小19岁的侄女十分敬重,称她为“第一无二的姑奶奶”,并夸她比自己更为出色。恭亲王与慈禧的关系时紧时松,但荣寿公主与慈禧的关系一直非常亲近,慈禧对她的尊敬可见一斑。(3)在旗人的眼中,清朝的额驸通常被认为是“苦命”的,公主的寿命也相对较短。然而,荣寿固伦公主却是一个例外。她12岁订婚,婚后与额驸志瑞感情不错,但额驸在五年后去世,17岁的公主便守寡。之后,她一直陪伴在慈禧身旁,直到70岁去世。作为旗人家族中的姑奶奶,她的身份地位非常高。她们有特权“不拜君”,见到皇帝时无需跪拜,且未婚的旗人姑奶奶在家里也享有很高的待遇,家人要像对待婆婆一样恭敬她们。
这是一位卖猪肉的小贩,他左手提着一个卖剩的猪头,旁边的筐子里放着切肉用的肉板和刀。(1)他并不是肉铺里的屠夫,而是一个小本生意的摊贩,白天要尽量把手头的肉卖掉,用赚的钱进货。即便如此,他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肉。(2)这位小贩卖的是熟肉。为了节省成本,他会先将买来的生肉煮熟,再出来叫卖。卖肉的差价就是他赚的钱,因此,他每天都会走街串巷,努力寻找顾客。(3)他的筐子里除了一些主食外,还会卖熟肉。他记得每个顾客的喜好,比如有些人喜欢芝麻烧饼和猪耳朵,每当走到这些顾客家门口时,他就会大声叫卖。他自己瘦得皮包骨头,走路时却舍不得买一双鞋,卖肉虽然辛苦,却只能勉强维持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