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色彩鲜明的老照片,展示了晚清时期各种人物的风貌。照片里的场景有抽水烟的女子、挥刀的习武之人,还有一对快乐的老年夫妇,它们讲述着那个时代的故事。
清朝时期,女子抽水烟成为一种流行的风尚,尤其是在东北地区传入的这种风俗。水烟的特点是烟雾需要经过水过滤,这样不仅使味道更加柔和,也相对减少了对身体的危害,因此备受贵族女性青睐。照片中的这位年轻女子穿着时尚、长相丰满,散发着旺夫之相,想必不少媒人会到她家提亲吧? 这位年轻女性的发型整齐、端庄,侧脸的轮廓十分优美,每个细节都无可挑剔,给人一种清新脱俗、如花般的美感。她的打扮堪称晚清时尚的代表,想必是许多同龄女子的追随对象。 麻将作为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娱乐,至今仍被称为“国粹”。它的规则自晚清时期便逐渐形成,并流传至今。照片中的场景发生在青楼里,几位女子陪伴恩客打麻将,四人围坐在牌桌上争夺胜负,旁边还有两人观看比赛。特别是那位面对镜头的年轻女子,真的美得让人惊叹。 照片中的上海男子拿着大刀,动作看起来相当有模有样。不知他是练得真功夫,还是仅仅在摆架子。由于他看起来非常瘦弱,肋骨清晰可见,似乎缺少肌肉。古时候,人们练武既是为了强身健体,也能在关键时刻保护家园,抵御盗贼或外敌。 接下来的画面是一对老年夫妇的日常,老人牵着小毛驴,老太太坐在上面,两人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从他们的穿着来看,似乎并不富裕,但他们的笑容和轻松的神情表明,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与满足。 有一位男子端着一个巨大的瓷碗喝水,碗的大小几乎能当脸盆使用。这个人看上去让人有些熟悉,难道他和某位相声演员长得很像? 白天,一个男人躺在床上点着蜡烛看书。这是一张典型的摆拍照片,试图营造出一个勤奋好学的场景。如果他真的爱读书,坐在书桌前效果会更好。这一切似乎只是为了再现成语“秉烛夜读”的情形。 周恩波,东北一带的土匪头目,领导着一千多名匪众。他们以虹螺山为基地,频繁在锦西地区作乱,甚至曾多次击退官兵的围剿。1906年底,新军第五协对这些土匪发动进攻,最终在翌年春天,周恩波被捕并在锦州被就地处决。 再来看“提笼架鸟”,这是老北京人传统的养鸟方式。清朝的《燕京杂记》曾提到,北京人喜欢养雀,街头常见一些手持鸟笼的闲人,他们或许是有闲有钱的公子哥。而那些忙于生计的市井百姓,恐怕没空去养鸟。 最后一张照片中,一位戴朝珠的男子身穿兽形补子,显然是品级较高的武官。站在他旁边的年轻人和他长得极为相似,无疑是他的儿子。另一位小伙子则不太像,可能是另一位儿子。总的来说,拍摄这些照片的场合,应该是一个家庭的合影。这些老照片通过瞬间的定格,记录了那个时代各色人物的风采,也让我们得以窥见晚清社会的点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