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被斩首时,天空阴云密布,百姓跪了一地,刽子手含泪自杀!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悲剧,其中最悲哀的莫过于忠臣为国为民操劳一生,最后反而被皇帝冤杀。
而往往这样的忠臣,死前也会发生一些异象,令人唏嘘!
比如明朝著名的大忠臣于谦,他死的时候,就曾经出现过一系列奇异的情况,被很多人认为是“苍天示警”,也被后人记载了下来。
于谦非常有才华,他在明成祖永乐年间就考中了进士,历任知府、道台等地方官。
在每个地方任职的时候,他都为老百姓做了很多事情,并且打击当地的贪官污吏,深得百姓们的喜爱。
而明成祖和后来的明宣宗,也对于谦非常欣赏。
这两位都是明君,深知人才难得的道理,所以他们也对于谦屡屡提拔,希望于谦能发挥更多才华,为大明恪尽职守。
不过可惜的是,明宣宗享年不永,不到四十岁就因病去世。
那个时候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明英宗明英宗朱祁镇年幼无知,慢慢地就被身边的太监王振蛊惑了。
王振借助明英宗朱祁镇的权势为所欲为,在整个大明朝贪污敛财,要求每一个官员都要给自己上供,钱给的多就有高官做,给的少就会被迫害和打击。
于谦就看不惯这点,坚持不给王振送礼,还专门写了一首《石灰吟》来讽刺王振的行为。
王振大怒,罗织罪名,把于谦下了狱,准备过段时间就害死他。
然而世事无常,王振还没来得及杀害于谦,就先裹挟着明英宗朱祁镇进攻蒙古瓦剌部,酿成了“土木堡之变”。
几十万明朝大军被瓦剌人突袭,作鸟兽散,王振死于乱军之中,连明英宗朱祁镇都被瓦剌人俘虏了。
消息传到北京,朝廷上下乱作一团。
皇帝都被人抓走了,这还了得?甚至还有人提出,要南迁到金陵,把北方放弃。
就在这个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刚刚被释放的于谦站了出来,力主拥立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郕王朱祁钰做皇帝,然后亲自指挥了北京保卫战,打跑了试图攻占北京的瓦剌人。
可以说,正是因为于谦的勇气和无私,才让明朝得以保住国祚,没有落到宋朝偏安一隅的下场。
不过,于谦这个大公无私的行为,也为他的悲惨结局埋下了伏笔。
后来瓦剌人眼见灭不了明朝,就把被俘虏的明英宗朱祁镇放了回来,让他跟现任皇帝朱祁钰争夺皇位。
而朱祁钰虽然已经当了皇帝,但他毕竟是临时上位的,自己没有什么合法性和话语权,所以慢慢落了下风。
最后趁着朱祁钰重病,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把皇位重新抢回了自己手中。
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报复于谦,下令将他斩首。
毕竟朱祁钰这个替代自己的人,就是于谦第一个拥立的。
在于谦被斩首的那天,整个北京城阴云密布,好像连老天爷都为于谦感到不平。
全北京的老百姓,跪了一地,恭送曾经拯救他们于水火的于大人。
甚至负责将于谦处刑的刽子手,都在之后羞愧地含泪自杀,表达自己的悲愤之情。
所以,历史是公平的,人民的心中也有一杆秤,于谦终究会被历史所纪念。
上一篇:【馆员讲坛】司马迁与《史记》